对面楼有个92岁的奶奶。不慎摔了一下,站立无望后,坚决绝食,一周去世了。 老奶奶身体健康,平常喜欢出去广场散步、晒晒太阳。 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去年春天。我下楼买早餐,看见她坐在小区广场的长椅上,穿着藏蓝色的斜纹布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银簪子别着。她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慢悠悠地扇着,眼睛望着不远处嬉戏的孩子,嘴角带着笑。后来熟了才知道,奶奶姓赵,大家都叫她赵奶奶,老伴走了快二十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住,却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赵奶奶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绕着小区走两圈,然后去门口的早餐店买两个包子、一碗豆浆;上午要么在家浇浇花、看看报纸,要么就去广场和老姐妹们聊天;下午睡个午觉,醒了就坐在窗边晒太阳,手里织着毛衣,说是给远在南方的小孙女织的;晚上简单吃点晚饭,看会儿新闻就睡觉。她常说:“人老了,就得有个老样子,别赖赖唧唧的,自己舒服,别人也省心。” 小区里的人都喜欢赵奶奶。她手巧,织的毛衣样式好看,邻居家有小孩出生,她总会送一件;她热心,谁家要是临时有事,把钥匙交给她保管,她准能记着按时开门;她还乐观,有次楼下的张阿姨因为儿子高考失利哭,赵奶奶劝她:“孩子尽力了就好,人生路长着呢,一次考试算不了啥,你看我,90多岁了,还不是每天乐呵呵的?” 变故发生在今年夏天。那天下午,赵奶奶像往常一样去广场散步,走到台阶处,没注意脚下,一下子摔了下去。邻居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股骨颈骨折。医生说,赵奶奶年纪大了,手术风险高,保守治疗的话,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儿女接到电话,连夜赶了回来,围着病床劝她:“妈,咱做手术,不管怎么样,都要试试。”可赵奶奶只是摇头,闭着眼睛不说话。 从医院回来后,赵奶奶就变了个人。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爱笑,也不再织毛衣、看报纸,整天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儿女轮流照顾她,给她喂饭,她要么扭头躲开,要么含在嘴里不咽;给她擦身,她也一动不动,像个没有生气的木偶。有次我去看她,她听见我的声音,慢慢睁开眼睛,看着我说:“小姑娘,你说人活着,要是连走步路、晒晒太阳都做不了,还有啥意思?”我鼻子一酸,劝她:“奶奶,会好的,等你好了,咱们再一起去广场散步。”她却轻轻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自己的身子,我清楚,站不起来了。” 儿女急得团团转,找了医生来家里,医生说赵奶奶身体底子好,只要配合治疗,慢慢康复,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利索,但坐轮椅出去晒晒太阳还是可以的。可赵奶奶就是不听,坚持要绝食。她跟儿女说:“我活了92岁,啥福都享过了,不想最后瘫在床上,给你们添麻烦,也给自己找罪受。你们别劝我,我主意已定。” 接下来的几天,赵奶奶真的一粒米、一滴水都不沾。儿女轮流守着她,哭着求她:“妈,你吃点东西吧,哪怕一口也行,你要是走了,我们怎么办?”赵奶奶看着他们,眼里也泛起了泪光,却还是硬着心肠说:“你们都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我也该去找你爸了,他在那边等我好多年了。” 一周后,赵奶奶真的走了。走的时候很安详,脸上没有痛苦,像是睡着了一样。儿女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老伴的照片、她织了一半的毛衣,还有一本日记。日记里,她写着:“今天去广场,看见小孙女的视频,她又长高了,毛衣得赶紧织,不然就小了;今天楼下的张阿姨送了我一把青菜,明天我得给她送个我腌的咸菜;今天摔了一跤,好像站不起来了,可我不想拖累孩子们,他们工作忙,我要是瘫了,他们就得两头跑,太辛苦了……” 赵奶奶的葬礼很简单,小区里很多邻居都去送她。大家站在灵前,想起她以前的样子,都忍不住哭了。张阿姨抹着眼泪说:“以后广场上,再也看不见赵奶奶坐在长椅上扇蒲扇了。” 后来,赵奶奶的儿女把她的房子托付给了物业,说等有空了再回来处理。可每次路过那栋楼,我总觉得赵奶奶还在。早上会看见她在小区里散步,上午会听见她和老姐妹们聊天的声音,下午会看见她坐在窗边晒太阳,手里织着毛衣。 有次我在广场上,看见一个小女孩穿着一件粉色的毛衣,样式很眼熟,一问才知道,是赵奶奶的小孙女回来了,身上穿的正是赵奶奶织了一半、后来儿女找人帮忙织完的那件。小女孩说:“奶奶说,等我穿这件毛衣的时候,她就会在天上看着我,保佑我平平安安的。” 我望着小女孩蹦蹦跳跳的背影,突然明白了赵奶奶的选择。她不是任性,也不是悲观,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最后的尊严,也心疼着远方的儿女。她的一生,活得通透、活得体面、活得有骨气。虽然她走了,但她的乐观、她的热心、她对生活的热爱,却像一束光,留在了小区的每个角落,也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以后每次晒太阳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赵奶奶,想起她坐在长椅上的样子,想起她告诉我们的:人活着,就要开开心心,有尊严地过好每一天。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
“奶奶亲还是外婆亲?”记者在街头采访了几个男生,他们的回答让网友炸锅了!记
【13评论】【1点赞】
梓铭
无知害死人,既然是不想座轮椅就应该做手术,反正儿女也支持,只要能挺过麻醉关,三天后下床一到两周就可以正常下地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