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6岁的白薇与婆婆吵嘴,丈夫居然抡起凳子砸在她背上,婆婆见她倒下,扑

如梦菲记 2025-09-15 10:42:53

1909年,16岁的白薇与婆婆吵嘴,丈夫居然抡起凳子砸在她背上,婆婆见她倒下,扑上去咬断了她的脚筋!白薇好不容易才逃回到娘家,谁知父亲却呵斥道:“不要脸的东西,滚回你婆家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白薇出生在1894年的湖南资兴,一个看似读书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年轻时留过日本,还投身过辛亥革命,说起话来一套一套,常把新思想挂在嘴边,可一旦涉及女儿的婚姻,他就成了老旧观念的铁杆守护者。   在他心里,女儿再聪明伶俐,也逃不过“嫁人”的归宿,母亲性格柔顺,常年操持家务,在家里几乎没什么声音。   白薇小时候聪慧好学,常常趴在油灯下抄诗文,可命运并没有因为她的灵气而变得温柔,六岁时,她就被父母许配给邻村寡妇的儿子,成了一桩童养媳的交易。   进了婆家,她的生活从一开始就不属于自己,寡妇婆婆性格刻薄,把她当丫鬟一样使唤,每天要挑水、劈柴、烧火做饭,稍微慢一点就挨骂,年轻的丈夫毫无担当,什么事都听母亲的,她在这个家完全没有地位。   读书的心愿被压得死死的,家里的书本被锁起来,她只能在夜里偷偷回想课堂上的知识,日子一天天耗尽,她的背影愈发佝偻,内心却越来越不甘。   1909年,16岁的白薇在院子里干活,因为动作慢了,婆婆大发雷霆,扯着嗓子训斥,白薇忍不住顶了几句,丈夫闻声而出,抡起凳子狠狠砸在她的背上,她应声倒下,疼得几乎喘不上气。   就在这时,婆婆扑了上来,一口咬断了她的脚筋,血顺着小腿涌出来,她痛得浑身发抖,眼前一片模糊。   婆婆冷冷吐出一句狠话,像是要彻底掐断她逃生的可能,那一刻,她彻底明白了,这个家就是一座要了她命的牢笼。   深夜,她咬牙撑着,拖着伤腿一步一步挪出院门,山路崎岖,她几乎是靠着意志力往前爬,身后留下斑斑血迹,好不容易回到娘家,她心里生出一丝希望,以为父母能给她一个怀抱。   父亲提着灯看见她满身血污,不是心疼,而是阴沉着脸,骂她不守妇道,让她立刻滚回婆家去。   母亲站在一旁低头抹泪,却不敢说话,那一瞬间,白薇比在婆家时更冷彻心扉,她明白亲生父亲和那个婆家一样,都是同样的压迫。   绝望中,她想起舅舅,舅舅见到她时,被她的伤势吓坏了,把她收留下来,花钱为她治伤,还替她想办法断掉那段孽缘,为了彻底摆脱婆家的控制,她按照舅舅的主意制造“投河”的假象,换了身份重新开始。   终于她能以自己的名字进入学校读书,女子师范校门为她打开,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文笔很快出众,老师同学都惊叹她的才华,她的内心第一次感到真正的呼吸,不再只是苟活。   不过,父亲得知消息后又派人追她,逼她回去,她只能继续逃亡,这次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踏上去日本的船,那段日子里,她一边打零工糊口,一边咬牙坚持学业。   洗衣服、端盘子,什么活都干过,可只要能继续读书,她都愿意,凭着坚韧,她考上了东京御茶水高等女子师范学校。   她最初读生物,后来转修文学,文字成为她的依靠,她开始用笔来反抗,把自己的痛苦和见闻写进故事里。   在异国的岁月里,她写下《苏斐》《打出幽灵塔》,用戏剧和小说揭露旧礼教的压迫,她的作品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很快引起关注。   鲁迅读过她的剧本,称赞她是一个真正的女作家,她的名字也逐渐为文坛所知,爱情没有给她带来慰藉,与诗人杨骚的交往更像是一场新的失落,她把失望埋进心底,把伤痛转化为更有力的文字。   抗战爆发后,她用文学鼓舞士气,创作长诗和小说,记录民族的苦难与抗争,她不再只是写个人的遭遇,而是把笔触伸向整个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她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还主动申请去北大荒生活七年,把新土地上的艰辛与希望写进作品。   等到晚年,她常常下意识地摸着那条留下伤疤的腿,对别人说只要心里有火,世上没有打不破的牢笼。   1987年,她在北京去世,享年九十三岁,没有子嗣,没有墓碑,但她的名字和作品留在了时代的记忆里,她的命运是一段血泪史,也是一个女性用一生践行的反抗。   那一年婆婆的狠咬和父亲的冷斥,本想彻底摧毁她,反倒成了她觉醒的起点,脚筋被咬断,她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用文字点燃了整个世代的希望。   信源:澎湃新闻——萧红、白薇、丁玲、苏青:那些逃婚的文坛“娜拉”后来怎样了?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