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今早一睁眼,就瞅见公婆在包饺子,我顺口问了句:“爸,包饺子咋不喊喊我啊?” 结果公公头都没抬,婆婆倒是一边捏褶子一边开启“吐槽模式”:“以前喊过你吗?看看这都几点了才起!” 我摸了摸鼻子,有点尴尬。看看墙上的钟,都快九点了,确实起晚了。自从上周跟老公约好“周末赖床自由”,这两天就彻底放飞了,忘了公婆习惯早起忙活。我赶紧洗了手,凑到案板前:“妈,我来帮忙,您教我捏您那好看的褶子呗?” 婆婆白了我一眼,手里的动作没停:“你那手笨的,上次包的饺子煮出来都成片儿汤了,还是别添乱了。”公公在旁边接话:“就是,你歇着吧,等会儿吃现成的就行。”这话听着像是心疼,可配上他们不冷不热的态度,我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结婚三年,我好像总融不进他们的“早起队伍”,每次想帮忙,都被一句“你不行”挡回来。 坐回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节目,却没心思看。想起刚结婚时,我特意早起学做公婆爱吃的胡辣汤,结果调料放多了,辣得公公直咳嗽,婆婆皱眉说“还是我来”;后来想帮他们收拾阳台的花,不小心碰掉了一盆月季,婆婆念叨了好几天“那是我养了五年的老桩”。次数多了,我也有点打退堂鼓,总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像个“多余的人”。 “发啥呆呢?过来拿盘子,准备煮饺子了!”婆婆的声音传来,我赶紧起身。煮好的饺子胖乎乎的,一个个挺着圆肚子,沾着醋咬一口,韭菜鸡蛋馅的香味在嘴里散开,是我最爱吃的口味。婆婆看我吃得香,没好气地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知道你爱吃这口,特意多包了些,冻冰箱里,平时你俩上班懒得做饭,煮几个省事。” 我愣了一下,抬头看她,她却已经转身去厨房盛饺子汤了。公公放下筷子,慢悠悠地说:“你妈昨天就念叨,说你上周加班回来没好好吃饭,今早五点就去菜市场挑韭菜了,说新鲜的馅才香。”我的心里突然暖了一下,嘴里的饺子好像更鲜了。 吃完早饭,我主动收拾碗筷,婆婆想拦,我笑着说:“妈,您教我用您那新的洗碗机呗?上次您说操作复杂,我学会了以后就我来洗。”她愣了愣,还是走过来,一步一步教我按按钮:“这个是强力洗,油污重的时候用;这个是快速洗,像今天的饺子盘,十来分钟就好。”我跟着她的动作学,偶尔记错了步骤,她也没像以前那样说“你咋这么笨”,只是耐心地再讲一遍。 下午老公醒了,看见我和婆婆在阳台摆弄花,惊讶地说:“哟,你们俩今天没‘互怼’啊?”婆婆笑着说:“你媳妇今天乖,学东西快,这几盆绿萝的黄叶,还是她发现的呢。”我心里美滋滋的,其实婆婆教我的时候,还悄悄说:“上次那盆月季,我不是怪你,是心疼花,你别往心里去。” 晚上吃饭时,我跟公婆说:“爸,妈,下周起我周末早起,跟你们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呗?听说早市的菜新鲜还便宜,我也学学怎么挑好韭菜。”公公抬起头,眼里带着笑意:“行啊,早市的老张卖的韭菜最好,我带你去认认人。”婆婆也说:“顺便教你做我那道拿手的韭菜盒子,比饺子还香。” 看着公婆脸上的笑容,我突然明白,他们不是嫌弃我笨,也不是不想让我帮忙,只是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心——嘴上说着“你不行”,手里却记得我爱吃的馅;嘴上念叨着“别添乱”,却悄悄为我准备好冻在冰箱里的饺子。而我以前总因为他们的“吐槽”觉得委屈,却没看见那些藏在话里的温柔。 现在的我们,周末会一起早起去早市,我跟着婆婆学挑菜,跟着公公学砍价;晚上会一起在客厅看电视,婆婆吐槽电视剧里的剧情,我跟着附和,公公在旁边偶尔插一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原来,融入一个家庭不需要刻意讨好,只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那些看似“侮辱性”的吐槽,其实都是藏不住的关心。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感动,更多的是这些日常的小琐碎。一句“你手笨”,背后是怕你累着;一句“起太晚”,背后是想让你吃口热乎的。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那些看似“伤人”的话里,全是满满的爱。而这份爱,会让我们的小家,越来越温暖,越来越热闹。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昨晚,大一的儿子给我打视频聊天,他再次问我,希望我能给他在校外租个小房子,我依然
【7评论】【3点赞】
平凡人
检讨自己很不容易!家人相处本身就是门学问!
用户14xxx85
你不错。我儿媳就是这样被她婆婆养成了懒猪,40岁的人了,什么家务都不会做,更不用说洗衣做饭。
用户10xxx72
能跟公婆住一起的儿媳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