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在医院当医生,昨天他告诉我一个惊人消息,把我吓得够呛!他说,咱们这儿那家大家都十分信任的医院,因为长期亏损,竟然被老板给收购了!我一时不敢相信,那家医院可是我们这儿医疗最高水平。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那家医院叫市第一人民医院,打我小时候起,它就是咱这儿的“招牌”。我生孩子、我老伴做白内障手术,都是在这儿,医生技术好,护士态度也亲切,连周边县城的人都专程来这儿看病。我儿子毕业后能进这家医院当内科医生,我跟老伴高兴了好几天,觉得这工作稳定又体面。 我拉着儿子追问:“好好的医院怎么会亏损?每天看病的人不都排着队吗?”儿子叹着气坐下,给我倒了杯热水:“妈,你看到的是门诊楼人多,可医院运营成本太高了。这几年引进新设备、扩建住院楼,花了不少钱;还有退休老职工的工资、药品耗材的成本,一年下来开支特别大。加上现在医保报销比例调整,有些科室收不抵支,慢慢就亏空了。” 我还是不明白:“那也不能说卖就卖啊?收购的老板是谁?会不会把医院搞砸了?”儿子说:“收购的是张老板,以前是做医疗器械的,听说跟医院合作过好几次,对医疗行业还算了解。不过大家心里都没底,昨天医院开会宣布这事,好多老医生都在议论,怕以后要以赚钱为主,不管病人了。” 这话让我更担心了。第二天一早,我特意去医院门口转悠,看见不少患者和家属在议论,有人说“以后看病会不会更贵”,有人说“要是医生都走了,咱去哪儿看病”,还有几个老职工蹲在花坛边抽烟,脸色都不太好。我正想上去问问,就看见儿子从门诊楼出来,身边跟着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两人边走边聊。 儿子看见我,赶紧过来介绍:“妈,这就是张老板。”张老板笑着跟我握手:“阿姨您好,常听小周提起您。”我愣了一下,问他:“张老板,您收购医院后,不会乱改吧?我们都信这家医院的医生。”张老板说:“阿姨您放心,我收购医院不是为了赚钱,是想把它办好。这几天我跟医生们聊了不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我保证不会裁掉一个医生护士,还会增加设备投入,改善住院环境。” 我半信半疑,张老板又说:“您要是不放心,以后常来看看,有问题随时找我。”说完,他就跟着儿子去了住院楼,听说要去看看病房的条件。 接下来的一个月,医院还真有了变化。门口的停车场重新铺了沥青,以前坑坑洼洼的,现在停车方便多了;住院楼的走廊装了新的扶手,墙上贴了温馨提示;儿科门诊还加了几个玩具角,孩子们看病不再哭闹了。我去给儿子送午饭,护士笑着跟我说:“阿姨,现在医院配了新的输液架,移动起来方便多了,病人都说好。” 可还是有人不放心。有次我在医院食堂吃饭,听见两个老医生在说:“这些都是表面功夫,过段时间说不定就要涨价了。”没想到张老板正好也在食堂,他走过去坐下说:“李医生、王医生,我知道你们担心。我已经跟财务部门说了,所有药品和检查费用,只降不涨。下个月,我们还要请北京的专家来坐诊,让大家不用跑远路就能看好病。” 两位医生愣了一下,李医生说:“张老板,您要是真能做到这些,我们就放心了。”张老板笑着说:“放心吧,我既然收购了医院,就会对病人负责,对医生负责。” 没过多久,北京的专家真的来了,门诊号一放出来就被抢光了。我邻居家的孩子得了罕见病,在外地看了好几次都没好转,这次挂到了专家号,确诊后制定了治疗方案,现在病情已经稳定了。邻居特意来谢我儿子,说:“多亏了你们医院请的专家,不然孩子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 现在的市第一人民医院,比以前更热闹了。门诊楼里多了不少志愿者,帮着引导患者挂号、取药;住院楼的食堂翻新了,每天提供不同的营养餐;就连以前总排队的缴费窗口,也增加了自助缴费机,方便多了。我儿子说,现在医院的效益慢慢好了,医生们的干劲也更足了,以前担心的人,现在都安心工作了。 有次我跟张老板聊天,问他:“您花这么多钱改造医院,不怕继续亏损吗?”他说:“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只要能帮病人看好病,让医生们安心工作,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看着医院里来来往往的患者,看着医生护士们忙碌又认真的样子,我终于放心了。原来,医院被收购不是坏事,遇到真正想做事的人,反而能让它变得更好。就像张老板说的,医院的根本是为病人服务,只要守住这个初心,不管谁来经营,大家都会信任它。现在,我跟老伴说起这家医院,还是会骄傲地说:“这是咱这儿最好的医院,我儿子就在这儿上班!”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我儿子在医院当医生,昨天他告诉我一个惊人消息,把我吓得够呛!他说,咱们这儿那家大
芦苇飘雪
2025-09-15 11:04: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