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外长怂恿:中国是大国,要劝俄罗斯谈判 最近这几天,国际新闻圈子里又热闹起来了。奥地利外长贝娅特·迈因尔-赖辛格在9月12日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中国要是想当个靠谱的全球大国,就得动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劝普京坐下来谈乌克兰的事儿。要不然,欧美那边那些新制裁的提议可就轮到中国头上了。 9月12日,王毅外长刚好在维也纳,跟迈因尔-赖辛格见了面。这是王毅欧洲之行的第一站,从12号到16号,他还会去斯洛文尼亚和波兰转转。会晤本来是谈中奥合作的,建交55周年在即,两边都想巩固互信,深化经贸啥的。 奥地利有650多家公司在华投资,这笔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中国也是奥地利重要的贸易伙伴。采访就在会晤后没多久,迈因尔-赖辛格借这个机会,把话题拐到乌克兰冲突上。她强调,欧盟的策略就是用制裁压俄罗斯总统普京,但这些制裁要是被绕过去,就得升级行动。可她也提醒,欧盟得先评估下,新制裁对俄罗斯的打击得比对自己的反弹更大。中国作为关键玩家,夹在中间,责任不小。 迈因尔-赖辛格的话里,核心就是中国得帮着拉俄罗斯进谈判桌。她点明,乌克兰那边几个月来已经表态了,愿意停火,也随时准备在各种层级谈事儿。但普京那边就是不松口。中国跟俄罗斯的关系近,影响力大,北京要是发力,就能推动事儿往前走。 她还特别提了武器供应,说中国得停掉对俄罗斯军工的支持,别再给“克里姆林宫的战争机器”添油加醋。这话听着像是在劝,也有点儿带威胁的味儿——如果你不这么干,欧美那些额外制裁的提议,就得把你也卷进去。想想看,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正琢磨着,对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还想拉G7盟友一起上。这不光是经济牌,还牵扯到全球能源链的稳定。 其实,这不是头一遭西方政客把中国拉进乌克兰的泥潭。欧盟从冲突一开始,就在炒作中国“支持俄罗斯”的说法,中方回应过好几回了。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又把这事儿摆明了:中国没给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要是真给了,战场上早变样了。 林剑的话接地气儿,直接戳破了那些捕风捉影的指责。中国一贯立场是,反对把乌克兰问题外部化,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北京推动过好几次国际和平倡议,比如全球安全倡议啥的,都强调多边主义,不搞零和博弈。迈因尔-赖辛格的表态,搁在中国看来,就是又一轮施压论调,试图把责任推给别人。 从逻辑上讲,这事儿反映了西方阵营的尴尬。乌克兰冲突拖了三年多,俄罗斯经济扛住了制裁,能源出口转向亚洲,中国成了缓冲带。欧盟想堵这个口子,就得找中国帮忙。但北京的逻辑是,制裁不是长久之计,得谈才能解根儿。 迈因尔-赖辛格承认,欧盟得评估制裁的副作用,这点挺现实。毕竟,欧洲能源危机还没完全过去,通胀高企,民众怨声载道。把中国推到对立面,只会让事儿更复杂。美国那边关税大棒挥得欢,但落实起来,全球供应链得乱套。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贸然开战,受伤的还是西方自己。 中国崛起,西方总想拉咱们下水,分担责任。但我们的玩法是,不站队,不添乱,推动共赢。俄罗斯那边,普京多次说,谈判大门开着,但前提是安全保障啥的,得平衡各方利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态过,愿意谈,但得有保证。问题卡在红线上,西方援助源源不断,俄罗斯推进不辍。中国劝架的角色,不是不想当,而是得看怎么劝才有效。迈因尔-赖辛格的怂恿,听着像命令,实际是西方求援的变相表达。
奥地利外长怂恿:中国是大国,要劝俄罗斯谈判 最近这几天,国际新闻圈子里又热闹起
文史啊旺
2025-09-15 13:37:56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