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感受的源泉。
被别人的语言引导而产生的感受,与被自己的语言所引导而产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比如:
与智者交流,智者可以通过他的语言,在其他人的心里产生好的感受和体验,这些人甚至会产生“听懂了”、“理解了”、“醍醐灌顶”、“得到了智慧”的感受和体验。但是,离开了智者之后,这些人的认知里并不具备立刻使用这些语言的能力,因此,这些人并不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复刻同样的感受和体验,因为他们并不能在生活中真正去运用这些认知语言。
语言,也是需要专门去训练的。
其实,这与人们去风景区,去博物馆同理。
如果有导游,有讲解员,在他们丰富的语言的引导下,看风景的人的内心感受一定会比自己独自参观获得加更丰富的体验。但是,这些语言并不能立刻就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在下次看风景的时候进行运用。
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的内心语言去与这个世界产生真实的连接,语言不一样,感受就不一样。
内心要具备了像大自然一样的语言,才能真正联结到大自然。
当一个人的内心语言是神性的,他便能做到与神对话,与天地万物同行。
反过来说,人之所以会自欺欺人,底层逻辑也正是使用了与自己的亲身感受不统一的语言。
玩弄语言的人,就是在玩弄自己。
————《半山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