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领导开会了,为了节约成本,说以后医院收费窗口不要人了,都是机器,正式工也遣散回家。 医院收费窗口都这么多年了,不论门诊还是住院部,起码解决了20个人的工作问题。 散会时,收费处的李姐攥着会议记录本,指节都泛了白。她在窗口干了18年,从青涩的小姑娘到鬓角带霜的大姐,每天重复着"您好""请扫码""找您零钱"的话,手里的扫码枪换了4个,键盘上的数字键都被磨得发亮。"这机器能认出老人颤巍巍递来的现金吗?能帮不会用手机的病人绑就诊卡吗?"她的声音里带着委屈,旁边刚入职3年的小林,眼圈已经红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没半天就传遍了医院。住院部的张阿姨特意跑到收费窗口,拉着李姐的手说:"小李啊,我上次住院忘带手机,还是你帮我垫了100块押金,机器可不会干这事。"李姐强笑着点头,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家里还有上大学的儿子和生病的老母亲,要是没了工作,这日子可怎么过? 一周后,医院的自助缴费机陆续进场,20个收费员被集中到会议室,人事科的人拿着遣散协议,说会按工龄给补偿金。小林忍不住哭出了声:"我刚贷款买了房,没工作怎么还房贷啊?"李姐看着这群朝夕相处的姐妹,深吸一口气站起来:"领导,我们能不能不遣散?这些年我们熟悉医院的收费流程,也懂病人的需求,能不能让我们转岗,帮病人用自助机?" 人事科的人愣了愣,说要跟领导商量。没想到第二天,院长真的找了李姐谈话。院长说,这几天收到不少病人的反馈,尤其是老年人,对着自助机根本无从下手,有的甚至因为不会操作,错过了挂号时间。"你们要是愿意转岗,医院可以设个'缴费引导岗',专门帮病人操作机器,解答收费问题。" 这个消息让20个收费员瞬间看到了希望。可转岗的路并不容易,她们大多是中年人,对智能设备不太熟悉。李姐带头报名了医院组织的培训课,每天下班后抱着平板电脑练到深夜,从如何帮病人绑定医保电子凭证,到怎样查询缴费记录,一个个功能反复琢磨。小林更是把自助机的操作步骤抄在笔记本上,走到哪背到哪,连吃饭时都在跟家人模拟引导场景。 自助机正式投入使用那天,收费窗口被改成了引导台。李姐穿着新的工作服,刚站到引导台旁,就有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过来:"姑娘,我想缴住院费,可这机器怎么点都没反应。"李姐赶紧上前,先帮老人调整好轮椅的位置,再一步步教他刷身份证、选缴费项目,还贴心地帮他打印了缴费凭证。老人握着她的手连声道谢:"还是有人帮忙好啊,不然我今天真是白跑一趟。" 慢慢地,"缴费引导岗"成了医院里最热闹的地方。她们不仅帮病人操作自助机,还主动帮行动不便的病人跑腿缴费,给不会用手机的老人留存缴费凭证。有次急诊来了位昏迷的病人,家属急得团团转,忘了缴抢救费,李姐一边安抚家属,一边拿着家属的手机完成缴费,还帮着联系了住院部,为抢救争取了时间。 三个月后,医院做病人满意度调查,"缴费引导岗"的满意度高达98%。院长在大会上表扬了李姐她们:"本来以为遣散是节约成本,没想到转岗后,既提高了缴费效率,又提升了病人体验,这才是真正的'降本增效'。" 现在,李姐和姐妹们不仅干着引导的活儿,还主动学习了医保政策、就诊流程,成了医院里的"全能引导员"。小林更是凭着熟练的业务能力,被评为了"月度服务之星"。那天她拿着奖状跟李姐说:"姐,真没想到,原来失去一个窗口,还能拥有更广阔的舞台。"李姐笑着点头,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心里比以前更踏实——原来工作的价值,从来不是守着一个固定的岗位,而是不管在哪,都能帮别人解决难题。医院弊端 医院挂号费用 医院工作调休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今天领导开会了,为了节约成本,说以后医院收费窗口不要人了,都是机器,正式工也遣散
芦苇飘雪
2025-09-16 17:04:54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