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又改口了,她说,我们是“一中宪法”,我们都是中国人。她说,台湾所有人,都是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16 17:46:46

郑丽文又改口了,她说,我们是“一中宪法”,我们都是中国人。她说,台湾所有人,都是中国人,因为台湾“宪法”前言开宗明义就说“国家统一前”,所以我们和大陆都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中国嘛。   这话从郑丽文嘴里说出来,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她又变了?那个曾经被绿营重点栽培、甚至自称年轻时是“台独”死硬派的人,如今竟站在蓝营舞台喊出“我们就是中国人”。   青年时期的郑丽文,是民进党力捧的“明日之星”。那时候的她,不光在公开场合喊“台独是台湾唯一出路”,还经常去街头参加反统活动,态度强硬得很。   直到2002年,她因为批评民进党高层,不小心卷进了“舔耳案”,结果被party里停了权,一气之下干脆退出了民进党——这一步,成了她政治立场转弯的真正起点。   退出民进党后,郑丽文慢慢往蓝营靠拢。2025年6月,她和郭正亮、萧旭岑等人一起搞了个“党外在野大联盟”,明明白白提出“两岸同属一中”的主张,算是彻底跟绿营划清了界限。   后来她宣布要参选国民党主席,更是频繁上网络政论节目,一遍遍强调“国民党得抱着‘两岸同属一中、台湾人是中国人’的立场拉选票,不能跟着民进党后面当‘尾巴党’”。   这话在国民党内部掀了不小的波澜,那段时间的民调里,她还以22.2%的支持率暂时排在第一,可见不少人认可她的主张。   不过郑丽文敢提“一中宪法”,背后也藏着国民党内部闹分裂的事儿。现在国民党里,“统派”和“务实派”吵得厉害:张亚中一直主张“和平统一”,洪秀柱还公开批评马英九“只敢谈和平,不敢提统一”,而郑丽文却走了个折中路线,说要“不统不独”。   这种分歧在2025年9月9日的一场直播里彻底摆到了台面上——当时有人问她“统一是不是国民党的痛处”,她先回了句“台独不可能,台独走不通”,可话锋一转又说“现在咱们的目标不是统一也不是独立”,核心就是想让老百姓好好过日子。   这话让统派特别不满,黄智贤直接在节目里说她“让人不齿”,觉得她在“统一”这种关键问题上“打太极”,不敢亮明真实想法。   可在蓝营普通选民眼里,郑丽文“敢硬刚绿营”的样子却很圈粉——她在立法机构里怒斥苏贞昌、痛批民进党“玩文字游戏糊弄民众”的片段,在网上传得到处都是,支持者都把她当成“敢亮剑的改革派”,觉得她比那些只会“和稀泥”的老派政客强。   而且郑丽文这次提“一中宪法”,也不是随便说说,其实是蓝绿两派围绕“中华民国宪法”较劲的关键一步。   2025年7月,赖清德在“团结十讲”里公开喊“台湾是主权国家”,结果被郑丽文抓了个正着——她直接拿着“宪法增修条文”的文本,指着前言里“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这句话说,当年民进党可是签了字的,“就算赖清德只认增修条文,不认原宪法,那你按条文里的话算,也是妥妥的统派啊”。   这套“用宪法治住对方”的办法,把民进党架到了两难的境地。赖清德一直想靠“修宪”推“台独”,可“宪法”本身就是道绕不开的坎,不管是原宪法还是增修条文,都没离开“一中”的框架。   郑丽文正好抓住这一点,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台湾的‘宪法’不管是制定还是修改,本质都是一中宪法”,愣是让绿营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只能干着急。   当然,郑丽文的立场变来变去,也和2025年台海的整体局势分不开。这两年民进党当局一直搞“去中国化”,又是改教科书,又是通过“反渗透法”打压两岸交流,甚至把68万军公教人员列为“查核对象”,不让他们在大陆设户籍,怕他们“跟大陆走得太近”。   这种强硬政策让岛内民众怨声载道,2025年8月的“大罢免”里,国民党硬是守住了所有7个被罢免的“立委”席位,从这就能看出来,大家对绿营的那套已经烦透了,不想再被“抗中保台”的口号绑架。   与此同时,大陆推进的两岸融合发展战略也见了实效,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反对“台独”分裂,还提出要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让台湾同胞能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在这种情况下,郑丽文提“一中宪法”,一方面是反击民进党“抗中保台”的路线,争取那些反感“台独”的中间选民;另一方面也是帮国民党调整策略,想在“统”和“独”的争议里找到一条能稳住基本盘的路。   不过虽然现在郑丽文在国民党主席选举里暂时领先,但她的政治路还真说不准。   一方面,国民党里的“老派势力”对她的改革主张不怎么感冒,觉得她“太激进”,会得罪人,朱立伦甚至还第二次公开呼吁卢秀燕“出来接棒”,明显是不想让她拿到最终的主导权;   另一方面,她“不统不独”的说法,又没法满足统派的期待,搞不好会让深蓝选民觉得她“不够坚定”,最后跑票支持其他候选人。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