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电视9月10日采访伊利诺伊豆农DarinStasell时,中文自媒体把原话

百日依山尽 2025-09-17 11:27:13

彭博电视9月10日采访伊利诺伊豆农Darin Stasell时,中文自媒体把原话“Why won’t China pay up?”翻译成了情绪版。镜头里,他身后就是密西西比河边堆成山的粮囤,同一天,芝加哥11月大豆合约收1192美分/蒲,日内跌2.4%,把前两周的涨幅全吐了出去。 镜头里的Darin穿着沾着泥土的工装裤,手指向身后堆积如山的豆子。他没说的是,这些本该在8月装船运往中国的货物,如今有近三成仍滞留在中西部农场的粮仓里。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4年8月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同比下降18%,而巴西大豆同期对华出口量则增长了12%。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在芝加哥期货市场的盘面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自7月以来,美豆主力合约累计下跌7%,而巴西大豆FOB报价仅下滑3%。 市场变化的背后,是贸易流向的微妙调整。2024年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1.62亿吨,创历史新高,其出口港桑托斯港的装船效率较2023年提升15%,每吨运费比美湾港口低8-10美元。与此同时,中国进口商的采购策略也在转变。 某大型粮油企业采购总监透露,他们现在更倾向于“分批采购、灵活定价”,将60%的合同量锁定在巴西大豆,仅留30%给美国大豆作为补充。这种策略调整,直接导致美国内陆运输枢纽——圣路易斯港的大豆库存周转天数从去年的18天延长至25天。 Darin的困境并非个例。伊利诺伊州农业局统计显示,2024年该州豆农的平均收入较2023年下降12%,其中因对华出口减少造成的损失占到总降幅的40%。 更让农民头疼的是,2024年美国大豆种植成本同比上升9%,主要源于化肥和柴油价格的上涨。有农场主算过账:按照当前期货价格,每英亩大豆的净利润已从2023年的85美元缩水至32美元。 回顾过往,美国大豆产业与中国市场联系紧密,多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重要买家。然而,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美国中西部的爱荷华、伊利诺伊等州,作为大豆主要产区,正值大豆收割旺季,可丰收的景象并未给豆农们带来喜悦。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近日接受采访时发出警告,美国大豆收获季已至,可中国尚未下达任何订单,豆农面临的形势 “极其严峻”。 在 2023 至 2024 市场年度,美国向中国出口近 2500 万吨大豆,远超向第二大市场欧盟出口的 490 万吨。但如今,中国采购商已逐渐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采购大豆,2024 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7465 万吨,同比增长 6.7%,占比超过七成。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优化饲料配比、增加大豆自给产能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如今,美国大豆市场深陷困境,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的农民在社交媒体发起 “与中国贸易” 运动,直接向特朗普喊话,渴望改变现状。期货市场上价格的频繁波动,也反映出市场对美国大豆前景的深深担忧。美国大豆产业究竟该何去何从,是在困境中继续挣扎,还是能找到新的出路,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着。

0 阅读:267

猜你喜欢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