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世界都在赌中国和美国究竟谁先撑不住,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有货,美国有钱,可美国的钱买不到中国的货,中国的货也卖不出去,赚不了钱。 美国商务部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他们国内的个人储蓄总额还维持在 1.2 万亿美元左右,手里握着不少钱,可货架上该缺的货还是缺。 反观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的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单季度就有近 9000 亿美元的产能,有满满的货等着卖,却偏偏赚不到预期的钱,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说美国这边,大家都知道美国是消费大国,老百姓手里有钱也愿意花,但问题就出在他们自己的生产能力跟不上。美国劳工统计局前不久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的就业率比疫情前还低了 3.2%,很多工厂招不到人,就算有订单也没法及时生产。 而且美国的供应链问题到现在也没完全解决,去年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拥堵的情况虽然有所缓解,但货物从港口运到超市仓库,中间的运输成本还是比疫情前高了 40% 多。 更关键的是,美国之前为了刺激经济,印了不少钱,导致国内通货膨胀一直居高不下,今年 5 月份的 CPI 同比涨幅虽然降到了 4%,但还是远高于美联储 2% 的目标。 这就造成一种奇怪的现象:老百姓手里有钱,却因为物价太高不敢随便花,而且就算想花,也买不到足够多、足够便宜的商品,尤其是那些日常用的消费品,很多都得依赖进口。 再看中国这边,中国的制造业实力那是有目共睹的,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 30%,从家电、服装到电子产品,几乎能生产老百姓需要的所有东西。 而且中国的供应链非常稳定,疫情期间也没出现过大规模的停工停产,港口的吞吐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今年前五个月,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了 1800 万标准箱。 但问题是,中国生产出来的这些货,现在想卖到美国去,却遇到了不少阻碍。一方面,美国之前对中国加征的关税还没取消,像家具、电子产品这些商品,关税税率还维持在 15% 到 25% 之间,这就导致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了不少。 另一方面,美国现在还在搞所谓的 “供应链多元化”,鼓励企业把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或者墨西哥,虽然这些地区的生产成本可能更低,但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稳定性根本没法和中国比。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面临这样的困境,中国也没闲着,而是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比如现在中国正在大力开拓其他国家的市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了 12%,对非洲国家的出口增长了 8.5%,这些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商品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中国在应对这种经济困境时,始终保持着大国的担当和风范。比如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搞贸易保护主义,而是继续扩大开放,今年以来,中国又降低了一批商品的进口关税,还举办了进博会、广交会这些大型展会,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而且中国还在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像中欧班列今年前五个月的开行量就达到了 6000 列,运送的货物不仅有中国生产的商品,还有其他国家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这不仅帮助中国解决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问题,还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比之下,美国搞的那些贸易限制措施,不仅没解决自己的供应链问题,还让全球经济陷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两种做法一对比,就能看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格局。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不妨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想法。
美国不能再用降息这件事来讹诈我们了,美国去年的第1轮降息,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持,那
【1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