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连长刘玉明结束了军旅生涯,准备转业离开部队,在路过汽车站的时候,他遇

混沌于浮云 2025-09-17 18:46:06

1950年,连长刘玉明结束了军旅生涯,准备转业离开部队,在路过汽车站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穿着破烂的女乞丐,他漠然地走过,没有多加留意,但是,就在他踏上车厢的那一刻,一种莫名的不忍让他回头一望,惊讶地发现那位女乞丐正拼尽全力地追赶着即将开动的汽车。 梁怀玉那时19岁,周边村子都夸她能干,家里爸腿不好,弟小,全靠她张罗。村里阵亡消息不断传来,她心里堵得慌。会议开了三天,报名还空着,她拿着笔在门口转悠到月上山头。第四天晒谷场人满,她挤上前说嫁给第一个报名的。刘玉明瘦高个,从后头跳上来,擦着手接表格。他家穷,爸瞎妈病妹小。 梁怀玉没食言,三天后办喜事,嫁妆就两筐地瓜干。进门她就干活,侍候公婆,给小姑子补衣。第7天刘玉明戴红花走,她送到村口槐树下,塞6个鸡蛋,说家她管。部队走远,她握块从嫁衣扯的红布站坡上。 战事紧,信少,梁怀玉白天种地,晚上纳鞋底。攒50双送区里。村人见她背篓过山,里头草药或鞋,外系红布。1949春,送信人来,她拿徐州戳信,手抖。刘玉明当连长,部队休整。她夜烙20张饼,天亮背包走7天7夜,脚泡血,到营房空了。 次年春,她拿攒3年卖蛋钱,开证明去徐州。部队南移,她蹲台阶啃冷馍,泪混渣咽。1950麦收,她第三次走,包里粮和红布。到徐州鞋穿衣白,像逃荒。 刘玉明5年从山东打到淮海,3枪伤。最险子弹擦心,他摸红布想事。转业前相亲,他说家有媳妇等,不知生死。 1950夏徐州站闹,人挤尘扬槐香。刘玉明握证明,军装直,背行李上车。过角见破女人蹲乞,头发乱裹布,伸手讨。他瞥眼走。跨台阶抓把手坐,一怜转头,见她起摇晃跑。步踉,一鞋掉,光脚踩地,灰汗脸,挥手。 车鸣轮转,刘玉明喊停跳下,走近。女人喘追,衫飘脚血不停。伸臂抓尾,盯窗。他近看脸熟,拉胳膊。对视泪滑。他认梁怀玉,失5年妻。她扑怀抱腰抖,喃名。他抱紧感瘦骨。 站槐花落雪,风尘混香。梁怀玉包底出红布,旧色亮。刘玉明摸胸拿同块,交换眼神。旅客停看,议擦眼。司机问,刘摇头等。 这个故事不光是俩人重逢,还反映沂蒙妇女在战争中的付出。梁怀玉代表红嫂群体,她们支前不求回报。动员参军时,她带头推动全村全县热潮,一次1488人入伍。刘玉明走后,她操持家务,还做鞋送药,翻山越岭。寻夫三次,路费自攒,脚磨血也不停。这种坚持源于对革命的支持,沂蒙人就这样用实际行动帮部队。 刘玉明在前线升连长,受伤多次,却总提家有媳妇。这对夫妻的经历,体现军民鱼水情。战争分散很多人家,红嫂们守后方,咽泪干活。梁怀玉的红布成了象征,俩人各揣一块,连接情感和信念。 重逢后他们在徐州拍合影,她新衣袖补,他别章下压红布。照片存军事博物馆,标沂蒙红嫂梁怀玉与刘玉明,1950徐州摄。 沂蒙山区红嫂多,她们送夫兄,守家老小。阵亡通知来咽泪劳作,平安信来悬心等聚。1980刘玉明退休回村,梁怀玉槐树下接。树粗,当年枝碗口。孩子围听红布追车,有人见她拭眼,不知风还是忆36年前春决定。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