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中医认识
1. 慢性咽炎在中医里叫慢喉痹,大多是急性咽炎没彻底治好反复折腾,或是长期接触粉尘、油烟这些刺激物,让咽喉黏膜一直处于受损状态慢慢形成的。
2. 从根源看,跟日常习惯关系很大:熬夜多了会耗伤阴液,吃辣吃多了容易滋生内热,用嗓过度(像老师、主播)会耗气伤津,连情绪压抑、总生气也会让肝气堵着,反过来刺激咽喉引发炎症。
3. 它的典型表现很有特点:咽喉总像卡了小石子似的(中医叫梅核气),又干又痒,早上刷牙一碰到喉咙就容易干呕,说话多了、吹了冷风后,还会忍不住频繁清嗓子。
4. 中医认为,这病的核心是咽喉得不到滋养:就像土地缺水会干裂,要是身体“阴虚”,咽喉就会干得发疼;要是体内“痰湿”多,咽喉就像裹了层黏糊糊的东西,堵得慌还咳不出来。
5. 比如阴虚火旺型的人,除了咽喉干,还常觉得口干、大便干,一熬夜、吃顿火锅症状就加重,调理时会用麦冬、沙参这类药材,相当于给干燥的咽喉浇浇水、补补阴。
6. 肝郁痰凝型咽炎,多是压力大、爱生气的,生气后咽喉堵得更厉害,调理得用柴胡疏肝、半夏化痰,就像把喉咙里打结的气理顺,把黏住的痰化掉。
7. 还有脾虚痰湿型,这类人不光咽喉痰多,平时还容易没胃口、肚子胀,得用茯苓、白术健脾,从根源减少痰湿生成,让咽喉少受痰浊困扰。
8.慢性咽炎之所以老反复,一是咽喉每天要呼吸、吞咽,总接触外界刺激,只要之前的诱因(比如熬夜、吃辣)没改,就容易旧伤添新伤;二是体质没调好,比如阴虚没补回来,咽喉还是容易干,自然反复。
9.所以中医特别讲究治养结合:用药调理的同时,还得改掉伤阴、生痰的习惯,比如少熬夜、少吃辣,平时说话别太用力,慢慢把体质调好,咽喉才能真正少出问题。
慢性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