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男子是服务员,每月工资5000多,有天他查个人所得税,发现一家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的建筑公司,每月都给他打4000多块钱,连续打了1年,奇怪的是,虽然显示到账,但他卡里从来没收到过这笔钱,男子怀疑自己信息被冒用了,建筑公司的解释却让他并不买账。
李先生在一家餐馆做服务员,每月工资5000多元。某天,他登录APP查看个人所得税情况时,发现了一件离奇的事。
APP页面显示他有两笔收入,除了在餐馆当服务员的工资,还有一家建筑公司每月往他银行卡上打4000多元,且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一年。 李先生十分困惑,自己明明只有一份工作,怎么会冒出两份工资呢?而且他和那家建筑公司毫无关联,对方怎么会知道他的银行卡号?更奇怪的是,虽然APP显示那4000多元已入账,但他实际上从未收到过这笔钱。
李先生越想越害怕,怀疑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了,于是赶忙找记者帮忙调查真相。
记者联系上建筑公司负责人,对方解释说,李先生的姐姐在他们公司工作,姐姐不会办理银行卡,之前曾用李先生的卡收过一次工资。
李先生听后追问道:“那我姐就用了一次卡,你们为啥连续一年都报我的工资?”负责人支支吾吾,解释不清,只说可能是财务人员图省事,把李先生当成了“固定员工”上报。
李先生这才明白,原来姐姐当年为帮工友代班,借过他的银行卡收工资,没想到建筑公司财务没核实清楚,就把他列为了公司员工。
这一年里,李先生的个人信息在税务系统里被“上班”记录,可他本人既没拿到钱,也没享受过任何员工福利。
这让李先生十分生气,他工资没多拿,税却可能多交了。他担心,万一以后买房贷款,银行查看他的流水,发现他在两家公司上班,会不会认为他收入造假?更让他害怕的是,个人信息被滥用,哪天突然背上莫须有的债务。
经过记者协调,建筑公司负责人当场承诺,会立刻取消李先生的工资流水。没过几天,李先生再查APP,那笔莫须有的4000多元工资果然消失了。目前,税务部门已介入调查。
类似的事情并非个例。有人说,自己入职某公司没几天就离职了,可公司却连续申报了他3个月的工资,而且过了好几年他才发现。后来公司按申报金额给他补发了工资,不然他就举报公司偷税漏税。
还有人说,自己一个朋友注册公司,把他填写成了员工,他毫不知情,还莫名其妙领了一年的“工资”。等到交个人所得税时,才发现多出了这笔收入。他马上联系朋友,让朋友删除了他的信息,多交的个税也由朋友承担,所幸事情进展顺利。
从法律角度来看,李先生的遭遇涉及多项法律问题。
《个人所得税法》第2条规定,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需如实申报收入,扣缴义务人(如用人单位)要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税款,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申报。
建筑公司未经李先生同意,持续一年将他虚列为员工并申报工资,这是伪造收入信息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有义务确保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而建筑公司通过“借用”李先生银行卡虚报工资,既侵犯了李先生的纳税权益,比如可能导致他多缴税款或影响征信,也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税务部门介入调查,正是依据该法条对“如实申报”的强制要求。企业不得通过虚列人员、虚构收入逃避纳税义务或套取政策红利,例如虚构员工数量骗取税收优惠。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取得个人同意,或存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如为履行法定义务、处理紧急情况等)。
建筑公司擅自使用李先生的银行卡信息申报工资,属于对个人信息的非法处理。即便李先生姐姐曾短暂使用其银行卡,公司也应在后续申报中核实员工身份,而不能“默认”持续使用。该法条要求企业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具备合法基础,而本案中建筑公司的行为既无个人明确同意,也不属于法律允许的特殊情形,是典型的“未经同意处理他人信息”的侵权行为。李先生担忧身份被冒用、债务风险,这正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潜在危害。
李先生的遭遇提醒我们,个人要定期核查个税APP信息,发现异常收入及时申诉;企业则要严格审核员工信息,避免因“图省事”触碰法律红线。
信源:都市报道 2025-9-15
柳暗花明
我不相信呢,银行app显示已入账,但没收到这笔钱,开玩笑吧?
wangmin78 回复 09-18 07:57
找银行要钱,我账上的钱去哪儿了?
天若有钱 回复 09-18 08:08
有啥不相信,我都遇到过这情况!工资又没有到账,只是个人所得税APP里面给你增加了其它公司。
用户10xxx84
企业逃税,或给莫人的非法收入
用户10xxx02
估计是朋友的挂证收入
雷雷
偷税漏税
Carlchan
简单:去起诉!报税有这笔工资支出,就是这企业向国家承认雇佣了此人,但个人却没收到app上显示的四千多工资,完全可以起诉!至于是没发工资,还是报假账,让企业自己向法院和税务局解释
以后
帮人分担工资,少交税
你好 回复 09-18 07:19
撤个屁,举报到税务局,要不了几天,税务App上连纪录都消失了,我举报过一次,屁用没有,这都是有勾结的
xusibin 回复 09-18 07:56
有毛用,你投诉了不用你撤销,对面公司直接就把你的工资信息删了就行了,你APP也就没工资信息了,也不用缴税了,你还想什么合法收入,想多了[开怀大笑]。
美丽人生
偷逃个人所得税。
初醒 回复 09-18 05:56
帮公司领导分担个税了,他少交了,你退税时多退了
大嘴蛙 回复 初醒 09-18 07:19
如果工资低,交了再退,确实没区别。如果工资本来就高,交的和退的就差别很大了,多交几千,退个千八百。。
半夜鸡叫
什么服务员能有5000的工资?
破茧重生 回复 09-18 06:33
河南的服务员全国最高身价
用户14xxx52
在建筑工程工地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用户10xxx70 回复 09-18 07:03
对,建筑工程大量玩这种手段,我不明白为啥没出事
陈雨宁
应该是公司里某人多领了一份工资,查这个钱进谁兜就清楚了
江南风
这家企业可能是逃税的变通手法!
心有灵犀
提高养老金支付比例,我们从2020年开始补缴,每年2000多,而且要一次性补缴,能把扣的税退给我们吗?下次再提高养老金比例,不会提高到一个亿吧,那我得把房子卖了才能凑齐补缴款吧?更何况我退休后还能拿到提高的那部分吗?怎么感觉是在抢我钱呢?我每月工资5000多,要我一次性补缴一万多,相当于两个月没工资,我一穷教师,这合理吗?
冬幕の蝉
税务部门也应该调查西贝,卖现做菜和预制菜的税率不一样,几百家店肯定偷税漏税不是一个小数目
大海
狗屁不通!
老农民
不用质凝 不是员工在逃个税,就是企业在逃企业所得。大概率双方都清楚,最少仓业绝对清楚。关乎钱物财务人员弄错一两个月那都是了不得的事
用户13xxx71
公司逃税,套现,用错了。
化石成鹏
编,继续编,能不能再离谱一点
GHR贺灵
吃空响!
烛光
出借银行卡违法
用户10xxx44
编筐的来了,
开心每一天
很普遍很普遍,老板逃所得税。
中原刺客
就哥这形体,他也不是做服务员的料啊
老四
app显示有,实际未到账。哄鬼呢
爱无所谓
我和一个朋友也出现这种情况,我和之前的公司老板关系不错我就告知他给我取消了。他一开始还装后来才给取消,我那个朋友被他用了一年直接举报了,他打电话给我说让我朋友给撤销举报说给一笔钱。我朋友不干,
用户36xxx30
没新闻就编
你好
其实就是建筑公司偷税漏税,信不信举报了也没用,这种和税务部门都串通好的,我在上海举报过一次,后脚纪录就给消除了,连找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