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郑丽文为什么要卡在今天领参选资格票了! 也只有她一个人在今天九一八特殊的日子里来领取台湾省国民党候选人参选票,试问其他候选人,你们心里有没有这个日子? 2025年9月18日上午,郑丽文由政治学者杨永明、民代牛煦庭等人陪同,率先登记。 而国民党主席选举的其他候选人要么早已在9月15日领表初期就完成登记,要么刻意避开这天,只有郑丽文选择在这个被台湾部分势力刻意淡化的日子里站出来。 这个选择背后,藏着国民党近年来最棘手的困境:不敢直面自己的历史根脉。 过去几年,国民党在选举中总想着“绕开历史谈政策”,怕触碰“九一八”“光复节”这类议题会得罪中间选民,结果反而让深蓝支持者觉得“党忘了本”。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在眷村、军系票仓的得票率跌了12个百分点,就是最直接的信号。 郑丽文偏要反其道而行,把九一八变成参选的“起点”,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看准了党内这种“历史失忆”造成的真空。 其他候选人的回避其实早有痕迹。郝龙斌在9月16日登记时,全程只谈“青年就业”“经济复苏”,被记者问到九一八时,只含糊说“要铭记过去但更要向前看”;罗智强则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组政策海报,连“历史”两个字都没提。 这种刻意的躲闪,本质上是国民党内“怕历史议题惹麻烦”的老心态,觉得只要不谈敏感历史,就能讨好中间选民。 可他们没意识到,现在的蓝营选民要的不是“和稀泥”,而是有人敢站出来说清楚:国民党的根到底在哪里,那些被民进党模糊的历史,到底该怎么看。 而郑丽文要做的,就是把这种快要被遗忘的记忆重新捡起来,告诉党员:国民党不能丢了这份根,丢了就等于丢了自己的基本盘。 她选九一八登记,也是在跟民进党打一场“历史话语权的仗”。 最近半年,民进党一直在解构历史:徐国勇说“没有台湾光复节”,绿营议员在议会里删改教科书里的“九一八事变”内容,甚至有人把“两岸同属一中”的表述从党纲里拿掉。 国民党之前面对这些操作,要么沉默,要么只敢小声反驳,郑丽文却直接把战场拉到九一八这天。 她批民进党“吃着台湾的饭,却砸着历史的锅”,不是单纯的情绪发泄,而是要让选民看到:当民进党在模糊历史时,只有国民党有人敢站出来守护这些不能忘的日子。 这种对历史的态度,也悄悄改变着党内的权力逻辑。过去国民党选举,靠的是派系大佬背书、资源分配,比如郝龙斌有“郝家”的人脉,罗智强有马英九的支持。 郑丽文没有这些“硬资源”,却用九一八这个历史符号,把不同派系的党员拧到了一起。 军系党员认同她“不忘老兵牺牲”的说法,眷村后代记得她讲的家族故事,年轻党员则觉得“敢谈历史的人,至少不虚伪”。 有党内工作人员透露,最近不少原本中立的基层党部,主动联系郑丽文团队要宣传材料,不是因为她的政策多好,而是“她敢碰别人不敢碰的历史,这才像国民党该有的样子”。 当然也有人质疑郑丽文是在“拿历史做噱头”。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她的动作是连贯的,之前去台南眷村拜访老兵,收集他们的口述历史。 然后在党内论坛上提议“恢复九一八纪念活动”,甚至把自己的竞选办公室布置了一面“历史墙”,贴满台湾光复、抗战时期的老照片。 这些不是临时拼凑的“噱头”,而是在一点点重建党员对历史的认同感。她知道,现在的国民党,缺的不是政策,而是能让大家凝聚起来的“精神支柱”,而这份支柱,就藏在九一八、光复节这些不能忘的日子里。 反观其他候选人,他们或许也知道历史的重要性,却不敢迈出这一步。有人怕得罪中间选民,有人怕被民进党扣“统派”的帽子,还有人觉得“谈历史没用,不如谈民生”。 可他们没想明白,民生政策谁都会提,但只有守住历史的政党,才能让选民相信你有“底线”。 郑丽文选九一八登记,就是在告诉所有党员和选民,国民党的“骨气”,不是喊出来的,是在该站出来的时候,敢站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不躲闪、不回避。 其他候选人或许能靠政策吸引部分选民,但郑丽文抓住的,是国民党最不该丢的根。 国民党要找回失去的支持,到底该从直面历史开始,还是继续回避敏感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参考资料:九一八特殊时刻!郑丽文登记参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2025-09-18 15:17·看看新闻
国民党主席选举,今天终于出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就在今天,当其他候选人还在为
【6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