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安置的供销社工作被抢,我选择了另一个岗位,多年后让他羡慕不已。 我的父亲出

品读人生意义 2025-09-20 16:25:54

80年安置的供销社工作被抢,我选择了另一个岗位,多年后让他羡慕不已。 我的父亲出生于50年代的东北小城,那时候我的父亲兄弟姐妹8人,一家10口全靠我爷爷一人工资养活。 我父亲从小就懂事,七八岁的时候,他就知道上山割草喂兔子。 10多岁的时候他就知道上山打蒿子、砍树枝,给家里储备烧柴。 在他19岁的时候,我爷爷看他也老大不小了,就让他参军入伍了。 因为那时候我家是非农业户口,当兵退伍之后,回家可以安置工作。 我父亲是76年的兵,本应该当三年兵就应该退伍回家的。 可是在即将退伍的时候,他们师那届兵退伍被叫停了,同时整个师也不征新兵了。 因为那年正好赶上自卫反击战和中苏关系闹僵,所以在79年的时候,他们又多当了一年兵,直到4年服役期满,他才退伍回家。 虽然当了4年兵,但是我父亲这个兵没有当够,他到现在还十分怀念在部队的日子。 最让他怀念的还是部队的一道美食,猪肉炖黄豆,用他的话说就是老香了,尤其是凉的时候,成冻子状了,吃上一口,越嚼越香。 由于是非农业户口,我父亲回到地方之后是要被安排工作的。 那时候我父亲不想回到我爷爷所在的企业,因为我父亲的哥哥还有姐姐都在这里上班。 我父亲认为家人都变成同事了,没意思,所以他就想到其他地方去上班。 可是想要到其他的地方去上班就得等,后来安置办说供销社现在缺人,就把我父亲安置到了乡镇供销社上班。 当时一听说能去供销社上班,可把我爸一家乐坏了,要知道供销社在那个年代可了不得。 在那个一切凭票购买的年代,供销社售卖的东西可是和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 在平常你就是拿钱去买东西,如果和售货员不认识,人家都是带搭不稀理的。 如果是熟人,即便你没有票,一般的东西人家也能卖给你。 所以说那个年代,供销社上班的人,都是被很多人巴结的。 最主要的是,供销社上班的人收入非常稳定,额外的油水也少不了。 就当我父亲满怀期待去供销社报道的时候,人家主任却说现在不缺人。 后来才知道,是这个主任他家一个亲戚也是退伍回家,本来是把他分配到中学敲钟的。 可是这个人嫌在学校挣得少,所以才在他的亲戚推荐下来到供销社上班的。 最后我父亲来到安置办要说法,可是安置办也没办法,正所谓县官不如县管。 只能给我父亲换了一个岗位,把他安排到了盐业站上班。 那时候的盐业站也不错,只不过我父亲在那干了两年,和那里的二把手关系处的不怎么太融洽。 后来我父亲通过他战友一个父亲的关系,从盐业站调到了电业局去上班,一直在电业局干到退休。 回过头再看当初顶替我爸工作的那个供销社的人,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进入90年代,乡镇供销社的整体效益开始下滑,直到某一天,一纸通知,乡镇供销社开始倒闭了。 然后在这里上班的人开始自谋生路,纷纷自己支起了店铺。 可是个体户的买卖可不比公家,服务质量肯定得跟上去,要不然谁上你家看你脸色买东西呀! 可是那个人平常都被人捧惯了,都自己开店了,还放不下臭架子,人家上他家买东西,他还是那副爱答不理的模样。 慢慢的也就很少有人到他家去买东西去了,然后他开了不到两年,关门大吉! 最后两口子到外地打工,一直到岁数大了,干不动了,才回来。 现在他也有退休金,按供销社企业职工退的,3000多块钱,这些钱也够他花了。 但是他总后悔年轻时候的选择,后悔自己为什么不留在学校而跑到供销社。 如果留在学校的话,那么他现在的退休金最少都得翻倍了。聊聊部队故事 当兵对人生的帮助有多大

0 阅读:59
品读人生意义

品读人生意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