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们医院一位返聘的门诊医生,在给病人看诊的时候突然胸口疼痛,冒冷汗,倒在椅子上。当时我正在隔壁诊室整理病历,听到外面传来“砰”的一声响,紧接着是病人的惊呼,我赶紧跑出去,就看见68岁的张医生趴在诊桌上,脸色苍白得吓人,手里还攥着没写完的病历本。 候诊的病人都慌了,有的掏出手机要打120,有的想上前扶他,我赶紧拦住:“别碰他,可能是心脏问题,乱动会有危险!”我一边喊护士推急救车,一边摸张医生的颈动脉——还好,有搏动!护士很快推来急救车,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张医生抬上去,往急诊室送。路上我才发现,张医生的白大褂口袋里,还装着一瓶速效救心丸,大概是他自己早就备着的,却没来得及吃。 急诊室的医生立刻给张医生做检查,心电图显示是急性心梗,需要马上做介入手术。可联系家属的时候,却出了问题——张医生的老伴去年去世了,唯一的儿子在国外工作,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急诊主任看着手术同意书,皱着眉问我:“你跟张医生熟,他平时有没有跟你提过想让谁做家属联系人?” 我突然想起,前阵子张医生跟我聊天时说过,他妹妹就住在本市,只是前段时间摔了腿,一直在家里养伤。我赶紧翻出手机里的通讯录,找到张医生之前存的“小妹”的电话,打了过去。电话那头的阿姨一听哥哥出事了,声音都在抖:“我现在就过去,你们一定要救救他,他这辈子太不容易了!” 手术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我一直在手术室外等着。候诊的病人也没走,有个阿姨跟我说:“张医生是个好医生啊,上次我家老头子来看病,他耐心得很,连我没问的注意事项都跟我讲得明明白白,这么好的人怎么会突然生病呢?”另一个年轻人也说:“我昨天来预约,张医生说今天上午特意给我留了号,说我这毛病不能拖,没想到……” 正说着,手术室的灯灭了,医生走出来说:“手术很成功,再观察几天就能转出ICU了。”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张医生的妹妹也赶来了,一看见我就哭:“谢谢你啊小姑娘,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赶紧安慰她:“阿姨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下午我去ICU看张医生,他已经醒了,看见我就想笑,却没力气:“今天上午的病人……看完了吗?”我鼻子一酸:“您都这样了还惦记病人呢!您的病人我们都安排给其他医生了,您放心好好养病。”张医生点点头,又说:“我抽屉里……有个蓝色的本子,记着常来复诊病人的电话,你帮我跟他们说声抱歉,等我好了再给他们看。” 我去张医生的门诊诊室找那个本子,打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记着病人的名字、电话和病情,有的后面还画着小星星,旁边标注着“高血压,记得提醒换药”“糖尿病,注意饮食”。最上面一页,写着一行字:“病人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看着这行字,我突然想起,张医生退休后,医院好几次想返聘他,他都拒绝了,直到去年冬天,门诊病人多,医生不够用,院长亲自去请他,他才同意回来,还说:“就当是发挥余热,能帮一个是一个。” 张医生在ICU住了三天,转到普通病房后,来看他的人络绎不绝。有他以前的病人,提着水果和营养品;有医院的同事,拿着笔记本跟他请教专业问题;还有之前候诊的病人,特意来跟他说“安心养病,我们等你回来”。张医生的妹妹笑着说:“我哥这辈子没白活,这么多人记着他的好。” 半个月后,张医生出院了。出院那天,他特意回了趟门诊,跟我们说:“等我恢复好了,还来上班,还有好多病人等着我呢。”我们都劝他多休息,他却摆摆手:“我在家待不住,跟病人在一起,我才觉得踏实。” 现在,张医生虽然还没完全恢复,不能坐诊,但每天都会来医院转一圈,跟病人聊聊天,给年轻医生提提建议。有人问他:“您都快70了,还这么拼干嘛?”张医生总是笑着说:“医生这个职业,不就是为病人服务的吗?只要我还能动,就能帮上忙。” 看着张医生忙碌的身影,我心里满是敬佩。他让我明白,真正的医者仁心,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践行对病人的承诺,去守护生命的希望。这样的医生,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也值得我们年轻医生好好学习。心血管科医生 急诊就诊 心脏病专科医生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我一姐妹后背疼快两个月了去医院看了三次,每次换不同的医生。第一次说后
【70评论】【7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