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不可能打赢安庆之战,就算老乡李秀成投入战斗也是一样。因为,太平天国并不具备

醉卧桃花坞 2025-09-21 15:09:54

陈玉成不可能打赢安庆之战,就算老乡李秀成投入战斗也是一样。因为,太平天国并不具备这个条件,这是一个战略困局,很难改变。 1861年9月,陈玉成聚集各路兵马,对安庆外围的湘军发起猛攻,一度撕破曾国荃防线,结果还是失败了,太平军的血肉之躯难以挡住湘军的炮火。 安庆陷落,叶芸来等16000太平军将士被湘军屠戮。曾氏兄弟为了给湘军奖励,弥补饷银的缺口,纵容士兵劫掠,连地下的陪葬品都不放过。 曾氏兄弟的残暴,令人不齿,湘军靠镇压太平军大赚一笔,作战动力十足。太平天国丢失了安庆要地,上游门户被打开,天京无险可守。 那么,为何陈玉成打不赢安庆之战呢?陈玉成被湘军主帅胡林翼、曾国藩誉为“汉唐以来,从未见过如此强悍之贼。”但太平军注定打不赢安庆之战,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很多人都说,李秀成保存实力,他手握重兵,不支持陈玉成,才导致安庆丢失。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 客观看待历史,李秀成对安庆之战谈不上积极,却也不反对,李秀成的部将黄金爱、吴定彩就参加安庆之战,绝对服从陈玉成指挥。 黄金爱,李秀成女婿,为了掩护陈玉成去桐城,亲率所部与多隆阿、鲍超血战厮杀,所部人马几乎全军覆没,陈玉成才得以到桐城。 吴定彩,李秀成麾下三号人物,明知安庆守不住,却依然听从陈玉成安排进入安庆防守。要知道,陈玉成的亲信叶芸来都想放弃安庆,保存有生力量,但陈玉成不同意。 黄金爱所部损失殆尽,本人受了重伤。吴定彩则在安庆陷落后与湘军巷战,手刃湘军数十人,力竭而死,吴定彩带入安庆的李秀成所部太平军也全部阵亡,无一人投降。 李秀成没有直接参加安庆之战,这是事实。李秀成同意自己的部将吴定彩、黄金爱去救援安庆,并听从陈玉成指挥,也是事实。 安庆陷落,关键原因不是李秀成消极,而是太平军压根就不具备打赢安庆之战的条件。安庆陷落只是时间问题,是太平天国战略困境使然,不是陈玉成、李秀成能改变。 如何解除安庆之围呢?消灭城外湘军,把曾国藩、胡林翼军团全歼,压根不现实。要知道,当年石达开所谓的湖口大捷,也只是击退湘军水师而已,塔齐布依然围困九江,石达开也没办法。 胡林翼、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铁了心与太平军打持久战,拼消耗。就当时太平军的装备以及战略环境而言,想短期内消灭城外湘军压根不现实。 太平天国是什么情况呢?第一,两线作战,对手众多,湘军只是其一而已。第二,太平军精锐非常少,很难同时兼顾各大战场。第三,太平天国没有水师,长江控制权在湘军手里。第四,太平天国推行封地制,诸侯王互不统属,无法凝聚力量。 胡林翼、曾国藩是明白人,湘军野战能力并不强,李续宾在三河之战被陈玉成的疲惫之师全歼就是例子。但是,太平军对手众多,只要积极防御,与太平军死磕,不轻易野战,陈玉成、李秀成一定会失败。 从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看,太平军消灭安庆城外的湘军主力压根不现实,胡林翼、曾国藩就不可能给太平军机会。如此,太平军必须打持久战。 湘军“结硬寨,打呆仗”,防守非常严密,而且牢牢控制长江航道,后勤补给充足。太平军没有稳定的补给,陈玉成拿什么来抗衡湘军,拿什么死磕湘军构筑起来的坚固堡垒。 安庆被围得水泄不通,守军得不到补给,很难坚持下去。胡林翼、曾国藩只需要挡住陈玉成的进攻,断绝安庆城内粮道,就能基于不败之地,安庆陷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对陈玉成而言,他只要能打通安庆内外联系,把粮食物资运送入城,并确保补给线畅通,太平军就算取得胜利。问题是,太平天国没有水师,压根无法通过长江航道运输粮食。 安庆之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就算李秀成投入战斗,太平军也无法改变局势。太平军并不具备打持久战、消耗战的资本,战略环境不允许。 湘军的对手只有太平军,而太平军的对手众多,湘军只是其一而已。胡林翼、曾国藩可以耗得起,陈玉成、李秀成却不行,因为太平军还要兼顾其他战场,无法全心全意与湘军打一场大规模会战。 安庆陷落,是太平天国战略困境使然。在江河湖塘纵横交错的江南作战,太平军居然没有一支专业化水师,还要两线作战,与清军争夺沿江据点,几乎没有胜算。 对太平天国而言,只要水师力量薄弱以及两线作战的现象无法改变,就不可能在江南地区取得胜利。在江南打持久战、消耗战,太平军熬不起,清军是最后的赢家。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该放弃就放弃。太平军想要取得胜利,必须跳出内线,进行外线作战,把战场放在清朝控制区。或者,放弃南京,进行战略转移,立足陕甘。 强敌环伺,四面受敌的江南,缺乏水师力量以及强有力雄主的太平天国,不具备胜利的条件,最终会被耗死。清军不算特别强,但底子还算厚实,可以拼消耗。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醉卧桃花坞

醉卧桃花坞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