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1位失智老人拿着100元到面店买面,不料,老板接过100元后,也不找零,只给老人称了2斤面,老人乐呵呵转身就走,然而,9年后,老人意外离世,老板崩溃大哭! 面店老板叫阿海,三十出头,皮肤黝黑,笑起来眼角有两道浅浅的纹路。他的店开在老巷口,专卖手工碱水面,附近街坊都爱来这儿买,说他的面筋道,给的量也足。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阿海正在揉面,门帘“吱呀”一声被推开,走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100元,颤巍巍地说:“老板,买面。”阿海抬头,认出这是住在隔壁小区的林阿公——前阵子听街坊说,林阿公得了失智症,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连家门都找不到。阿海接过钱,心里犯了嘀咕:2斤面才12块,这100元要是找回去,林阿公说不定转眼就丢了。 他想了想,称好2斤面,用牛皮纸包好递过去,笑着说:“阿公,您拿好,慢走啊。”林阿公接过面,乐呵呵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就出了店门。旁边正在等面的街坊凑过来问:“阿海,你咋不找零啊?100块呢!”阿海擦了擦手上的面粉,说:“阿公记性不好,找回去的钱也留不住,不如我先帮他存着,下次他来,我再多给点面。” 从那以后,林阿公几乎每周都会来店里买面,每次都攥着100元,阿海也每次都只收“12块”,剩下的钱悄悄记在本子上,下次给面时多称个几两,或者顺便塞个刚煮好的茶叶蛋。有时候林阿公忘了拿钱,阿海也会把面递给他:“阿公,这次算我请您的,下次再给就行。”林阿公总是乐呵呵地接过去,像个孩子似的,边走边念叨:“好老板,好老板。” 有一次,林阿公的儿子林先生找到店里,手里拿着1000块钱,非要塞给阿海:“老板,真是谢谢您,我爸总来您这儿买面,您还总照顾他。这钱您收下,就当是补之前的面钱。”阿海赶紧推辞:“林先生,不用不用,就是几斤面的事,不值钱。阿公来店里,我还能跟他聊聊天,热闹。”林先生拗不过他,只好作罢,后来经常带些家里种的蔬菜来店里,阿海也从不拒绝,转头就做成小菜,免费给街坊们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9年。林阿公的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来店里,连阿海都认不出来了,但只要看到阿海递过来的面,就会笑着说:“面,好吃。”阿海也习惯了每周见到林阿公,每次都会提前称好面,再煮个茶叶蛋,等着他来。 直到那天早上,阿海像往常一样开门,却没等到林阿公。中午的时候,林先生匆匆跑过来,眼眶红红的:“老板,我爸……今早走了,意外摔倒,没抢救过来。”阿海手里的面杖“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声音发颤:“怎么会……昨天他还来买过面,还跟我说下周要吃我做的茶叶蛋……” 那天晚上,面店没营业。阿海坐在店里,看着墙上挂着的本子——上面记满了林阿公每次来买面的日期,还有“多给2两”“送茶叶蛋”的备注。他想起林阿公每次乐呵呵的样子,想起他接过面时小心翼翼的模样,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越哭越凶,最后崩溃大哭。他不是心疼那些没找零的钱,而是心疼那个每周准时来店里,把他当成“熟人”的老人,再也不会来了。 林阿公的葬礼上,阿海去了,还带去了一袋刚做好的面。他把面递给林先生:“这是阿公爱吃的面,您留着吧。以后要是想阿公了,就来店里坐坐,我给您煮面。”林先生接过面,红了眼眶:“老板,谢谢您这9年对我爸的照顾,您比我们做子女的还细心。” 后来,阿海的面店还开在老巷口,只是每周都会多煮一些面,遇到失智或者独居的老人来买面,他总会多给一些,有时候还会免费送。街坊们问他为啥这么做,他笑着说:“就当是替林阿公,多帮衬帮衬这些老人。看着他们开心,我也开心。” 有时候,阿海会坐在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好像还能看到林阿公乐呵呵的身影,手里攥着100元,笑着说:“老板,买面。”他知道,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意,会像温暖的光,照亮很多人的路,也会在心里,留下永远的念想。而林阿公的故事,也成了老巷口最温暖的传说,提醒着每一个人,多一份善意,多一份温暖,生活就会多一份美好。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温州市百岁老人 乐清老人
浙江温州,1位失智老人拿着100元到面店买面,不料,老板接过100元后,也不找零
芦苇飘雪
2025-09-22 12:05: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