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日本战俘在回忆录中,爆料两位烈士是叛徒,其中就有我党的高级特工,东

受伤的金珂 2025-09-22 14:10:36

1987年,一日本战俘在回忆录中,爆料两位烈士是叛徒,其中就有我党的高级特工,东北抗日英雄张永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7年,一本日本战俘的回忆录,像一盆脏水,泼向了一位沉睡了四十多年的英雄,作者土屋芳雄在书里信誓旦旦地“记录”着,抗日英雄张永兴当年是如何“精神崩溃”,又是如何“怂了”,不仅带着日军捣毁联络站,还把地下党员名单全给卖了。 这白纸黑字的谎言,瞬间在中国炸开了锅,烈士家属拿着书气到浑身发抖,陵园的电话快被打爆了,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比刀子还伤人。 愤怒的人们甚至要求开棺验骨,要把这个“叛徒”的身份彻底查清。 当个人的记忆试图喧哗着改写历史时,真正有分量的记录,正躺在档案馆里沉默地等待着,调查组在吉林省档案馆的旧纸堆里,翻出了一份泛黄的《昭和十一年特别审讯记录》。 这份日文档案上,钢笔字迹冰冷而清晰:“张犯受刑二十七次未吐一字母,同案者身份均未泄露,”区区一行字,就把那本回忆录里绘声绘色的背叛情节,驳斥得体无完肤。 但这还没完,另一份“虎头要塞战役记录”更是给出了震撼的答案。 张永兴牺牲九年后,也就是1945年,苏军根据他当年拼死送出的要塞图纸,炮火精准覆盖,一举端掉了这个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要塞,送一千六百名关东军见了阎王,事实证明,他的忠诚,在未来开出了胜利之花。 档案上“受刑二十七次”几个字轻描淡写,可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是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的轮番伺候,是日军把他三岁的儿子带到面前,用孩子的哭声当刑具。 面对这一切,张永兴没崩溃,他只是咬碎了满口的槽牙,对着妻子嘶吼:“留着血衣!让孩子记仇!”这声呐喊,是他用血肉之躯留下的最后“口述”,是他意志的终极宣告。 这份血肉铸成的记录,也活在别人的记忆里,邻居还记得,那个叫“波波夫”的男人,在齐齐哈尔零下几十度的冬天,嘴唇冻裂,血痂结冰,还在破屋里发着电报。 行刑那天,大雪没过膝盖,他和弟弟张克兴对视一笑,挺着腰杆走向死亡,就连对手东条英机都下了定论:此人无法收买,毙了。 1990年清明,真相大白,七十三岁的土屋芳雄来到西满烈士陵园,在冷雨里对着张永兴的墓碑跪了下去。 可迟来的忏悔换不来原谅,张家的孙女扭过头,一句话顶了回去:“现在跪有什么用?我爷受刑时你在旁边笑呢!”那封道歉信被风吹走,无人捡拾,就像这场道歉一样苍白。 如今,张永兴的墓前,总有人放着两样东西:半盒“老巴夺”香烟,一块刻着情报坐标的俄制怀表。 它们安静地诉说着英雄的过往,陵园管理员说得好,什么叫骨气?就是自己牙关咬碎,也要把那口气憋住,这口气憋住了,千万人的气就续上了,这,才是任何谎言都抹不掉的,历史的终极记录。 张永兴用他的生命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依然坚守;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恐惧中依然勇敢;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 主要信源:(吉林省档案馆《昭和十一年特别审讯记录》共产国际在齐齐哈尔的秘密情报站——中国老区网)

0 阅读:63
受伤的金珂

受伤的金珂

受伤的金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