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的眼睛不好,视力很差,陈锡联上将走到他身边,说,

小史论过去 2025-09-22 14:11:25

1976年,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的眼睛不好,视力很差,陈锡联上将走到他身边,说,主席,我是陈锡联。毛主席紧紧握着他的手,连说了两遍,你要挂帅啊! 陈锡联1915年出生在湖北红安县一个普通农家,那地方出将军,他家却穷得叮当响。14岁那年,1929年,他加入黄陂安南游击队,很快编入红军第11军。部队里,他从战士干起,很快就升班长、排长。红四方面军打反围剿,他扛着枪冲锋陷阵,负伤四次,手指头差点炸飞,下巴也中过弹。长征时,他任团政委,背伤员过草地,脚底磨出血泡还咬牙坚持。1930年入党后,升红10师副师长、红5师政委,组织部队在雪地里挖工事,挡住追兵。说实话,这小子从小就显露出军事天分,枪林弹雨中练就一身硬本事。 抗日战争一爆发,1937年,陈锡联22岁,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团长。部队从延安出发,翻吕梁山急行军,肩扛武器风尘仆仆。到了山西前线,他走访村子,蹲炕头听群众讲日军机场情报。10月19日夜,率部摸到代县南阳明堡机场,剪铁丝网,分组炸飞机,毁24架日机,歼敌100多。这仗打得漂亮,正面战场少挨空袭,八路军名声大噪。之后,他带队在敌后转战,开辟晋冀鲁豫根据地,多次重创日军。陈锡联这人打仗果断,善于从群众中找情报,部队士气高涨。他在徐向前、刘伯承手下干活,学了不少游击战术,成了敌后战场的骨干。 解放战争打响,陈锡联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才30出头,就成最年轻的纵队司令。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他指挥部队渡淮河,扛机枪上岸,调整炮位冲锋,攻下多个据点,缴获武器一大堆。南下西南时,率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穿越崇山峻岭,推炮车过江,解放重庆后,任市委书记和川东军区司令。邓小平那时是西南局书记,陈锡联在他领导下干了几年,两人搭档默契。陈锡联作战勇敢,还爱动脑,经常分析敌情,部队推进快准狠。新中国成立,他继续带兵,深得领导信任。 1950年,陈锡联调任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院院长,年仅35岁,就管起全军炮兵。巡视阵地时,摸火炮检查瞄准,组织改装装备,进口研制国产炮弹。工厂车间,他弯腰看图纸,指点焊接炮管。学院里,手持教鞭讲战术,学员记笔记。他制定发展规划,推动炮兵现代化,部队火力大增。1966年,出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巡视边防哨所,踩雪查工事。1973年12月,调北京军区司令员,组织平原演练,指挥车队机动。1975年1月,进中央军委常委,还兼国务院副总理,分管国防工业和体育,视察生产线,看运动员训练。这一路走来,陈锡联从基层爬到高层,军功卓著,职务匹配。 毛主席晚年选陈锡联主持军委,不是随意。陈锡联军事才华突出,从红军到炮兵司令,带过兵团,会打仗,经验丰富。1975年5月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就提过,让他管军委。陈锡联从小革命,稳重可靠,没那些弯弯绕绕。叶剑英元帅1975年底生病,需要疗养,毛主席得知后,决定让陈锡联接手。邓小平批示同意叶帅外地休养,报毛主席。陈锡联那时是政治局委员、军委常委,军队出身,其他人多非军职。最合适不过。毛主席还看重他没野心,军权重如泰山,不能给有私心的人。邓小平后来也说,陈锡联不会造反,是老部下,了解透彻。 1976年2月2日,中央1号文件发出两条,经毛主席提议,政治局通过,华国锋任代总理,叶剑英生病期,陈锡联主持军委工作。周总理刚走,朱德元帅也离世,国家形势紧。毛主席身体差,眼睛视力弱,在一次会议上,特别拉陈锡联手,两次说要挂帅。陈锡联回忆,这事印象深。文件一出,陈锡联开始管军委日常,处理报告,协调部署。部队稳定过渡,没出乱子。毛主席眼光准,选人对路。 陈锡联接手后,工作踏实。1976年10月,他去玉泉山写报告,建议叶剑英恢复主持。华国锋看后说,叶帅还得帮中央处理事,军队你继续管。陈锡联收回报告,坚持干活。期间,他常向叶剑英汇报,听指示,两人配合默契。军委事务步入正轨,边防调整顺利。陈锡联尊重叶帅,电话描述会议,叶帅那边翻纸张回应。1977年3月,中央文件宣布叶剑英身体好转,由叶剑英主持,陈锡联协助。交接时,将印章移交,两人并肩看报告。陈锡联继续北京军区工作,组织冬季训练,纠正持枪姿势。 1980年,陈锡联向中央辞职,递文件时双手平举。邓小平对同志说,陈锡联没野心,不是造反的人。事实证明,他主持军委四年,军队稳,国家渡过难关。陈锡联退二线,偶尔开会坐后排听发言。1999年6月10日,他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遗体盖党旗,安八宝山,火化时同志肃立默哀。这辈子,从放牛娃到上将,忠诚一辈子。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