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皖南沦陷,太平军悍将古隆贤心灰意冷,选择回家养老,购买良田200亩,

憨豆大侠闯魔窟 2025-09-23 00:52:17

1862年,皖南沦陷,太平军悍将古隆贤心灰意冷,选择回家养老,购买良田200亩,生了7个孩子。古隆贤全身而退,生活无忧无虑,清朝也不为难他。 这位曾跟着石达开西征、从伙夫一路拼杀成镇守一方的主将,最终放下刀剑扛起锄头。很多人说他没骨气,是个逃兵,但真正看懂历史的人明白,在那样的乱世中,能让自己和数万弟兄活下来,还需要另一种勇气。 古隆贤本是广东惠州一个打铁匠的儿子,六岁就跟着父亲抡铁锤,十岁全家搬到广西谋生。客家人身份让他们受尽排挤,年轻的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火。 金田起义爆发时,二十五岁的古隆贤正在韦昌辉家秘密打造兵器,表面制造农具,实际生产刀枪。院子里养着成群鹅鸭,叫声掩盖了打铁声。他加入拜上帝会,成为太平军中元老级的“老兄弟”,从此踏上征战之路。 从广西到南京,古隆贤屡立战功。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他官至“金四总制”,把守天京太平门,后来升任检点,负责训练童子军,甚至指导过年轻时的陈玉成。1854年西征,他转战湖北、江西、安徽,哪里仗硬他就被派往哪里。 好景不长,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内部血流成河。北王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古隆贤跟随的韦志俊(韦昌辉弟弟)遭到猜忌排挤。 1859年,走投无路的韦志俊带着古隆贤等人献出池州城降清。但曾国藩让他们去打自己人时,古隆贤和几位将领反戈一击,重回太平天国。洪秀全为此重赏他们,1861年封古隆贤为奉王,与刘官芳、赖文鸿、黄文金并称“皖南四王”。 封王听着风光,日子却苦不堪言。皖南山地贫瘠,粮草匮乏,古隆贤的部队常常饿着肚子打仗。更让人寒心的是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和排挤——李秀成把嫡系安排在富庶的苏浙地区,而古隆贤这些非嫡系则被丢在贫瘠的皖南自生自灭。 洪秀全囤积财富于天京,对他们不闻不问。各王之间还互相抢地盘、争人力财力。 1862年,湘军大举进攻皖南,古隆贤部队粮尽援绝,士兵甚至饿得啃树皮。他曾多次向李秀成求援,却得不到任何回应。看到身边那些面黄肌瘦的年轻士兵,古隆贤想起了自己老家的亲人。 有个十五六岁的小兵,饿得只剩皮包骨,见他时想行礼却腿软栽倒。古隆贤扶起他,摸到那细如麻杆的胳膊,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这孩子如果在家种地,或许还能活下来啊。 1863年秋,古隆贤做出人生最重要决定:献出石埭、太平、旌德三城,率七万部下降清。曾国藩喜出望外,称赞他“翻然悔悟,不烦一兵而三城并下”,奏请朝廷赏其游击虚衔。 古隆贤虽降清,却不愿与昔日兄弟刀兵相见。他很快辞官回乡,回到广东惠州老家。用多年积蓄购置200亩良田,建起房屋,娶妻生子,过上普通农夫生活。 回乡后的古隆贤完全变了个人。天没亮就下地干活,比年轻人还勤快。他把太平军中的纪律性带到农事中,播种施肥安排得井井有条。他还研究土壤改良,庄稼长得总比别人家好。 古隆贤很快成为当地首富,却从不欺压乡邻。他出资修桥铺路,改善交通;组织村民开垦荒地,修筑水渠灌溉农田;创办私塾,聘请老师教育村里孩子;还铲除恶霸私设的税卡,维护地方安宁。乡亲们逐渐忘记他曾经是太平军王爷,亲切地称他“古大哥”。 清朝官府真的不知道他的底细吗?安庆府存档的《剿匪纪略》白纸黑字记着“奉逆古某”。但古隆贤回乡后税赋交得及时,修桥铺路次次捐钱捐物。有年淮河发大水,他开仓赈灾,粥棚支了三个月之久。后来省里送来“乐善好施”的匾额,敲锣打鼓挂在他家正厅。 每年清明,古隆贤都会独自带三坛老酒上山,一坐一整天。村里人以为他在怀念当年威风,其实他是在祭奠那些战死的兄弟。有时喝醉了,他会对着山风喃喃自语:“兄弟们,古隆贤没有辜负你们,这太平盛世,我替你们好好活着。” 1875年,古隆贤在睡梦中安详离世,终年四十九岁。临终前他对孩子们说:“爹这一辈子,没给你们留下什么大产业,但留下了一个平安的家。你们要记住,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好好过日子就是最大的本事。” 出殡那天,送葬队伍排出去三里地,全村人都来送他最后一程。 古隆贤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在那个乱世中,他或许不是最英勇的将军,也不是最忠诚的臣子,但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看清了局势,知道什么该放下,什么该珍惜。他用一种看似妥协的方式,保全了自己、家人和数万部下的生命。那些嘲笑他没骨气的人,未必能在他的处境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有时候,活着比死去需要更大的勇气;平凡比轰轰烈烈更难能可贵。古隆贤用后半生的善行补偿了前期的杀戮,用踏实的生活态度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太平盛世。这或许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对的?或许根本没有标准答案,但求问心无愧。 信息来源: 中华网《太平天国此王留给后人一把长剑,一幅遗像和一张铁榈木床,很传奇》 搜狐新闻《太平天国史:古隆贤投降湘军,辞职回家养老,生了7个孩子》 惠州地情网《广东古氏 ‖ 太平天国奉王古隆贤的传奇经历》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憨豆大侠闯魔窟

憨豆大侠闯魔窟

憨豆大侠闯魔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