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10万美元,特朗普朝印度移民动手了,话音刚落,莫迪对美亮剑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H-1B签证突然来了个大变脸:每个新申请人,额外再交10万美元。这不是小数目,直接把硅谷和全球科技圈都炸了个底朝天。 印度人、中国人,尤其是在美国打拼的程序员和工程师,一夜之间成了政策的“靶子”。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莫迪在新德里火速回应,直指美国制造“人道灾难”,扬言要让美国品牌在印度喝上一壶。 这场博弈,看似是一张签证的风波,背后却藏着美印间更深的全球较量。接下来,风暴还会往哪儿刮? 特朗普这次对H-1B签证的出手,堪称精准打击。新规明确,每个新申请人要再多掏10万美元,理由是“防止外包滥用”,但看着更像是变着法“创收”。 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文件把细节写得明明白白,只有极少数高端人才和美企直接引进的特殊岗位有望豁免。 印度人才是最大受害者,毕竟去年近七成的H-1B申请都来自印度人。中国申请人也不在少数,超过五万人眼下成了“被波及”的群体。 硅谷大佬们坐不住了,苹果、谷歌内网挂出了紧急通知,建议外籍员工近期不要出境,担心一旦离开美国,回来的路就“加价封锁”。 细看特朗普的算盘,其实不难发现,保护“美国就业”只是个幌子。每年几十亿美元的额外收入直奔国库,财政压力一下子松了口气。 更有意思的是,这条新政和之前的“金卡计划”一脉相承,个人投资移民动辄百万美元,企业要两百万,一切看起来都在“明码标价”。 美国移民政策越来越像超市货架,谁有钱谁能上车。只是,这场游戏的账单,大多数普通人根本买不起。美国的科技企业也明白,人才流失的后果不是一时半刻能补回来的。 对于在美的华人来说,这波操作可谓晴天霹雳。大多数人本就在STEM领域摸爬滚打,突然要多掏十万美金,压力可想而知。 社区里焦虑情绪蔓延,不少人已经开始打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去处。移民流向一旦改变,美国科技圈将面临“断供”的风险。对印度来说,冲击更大。 本国每年依赖海外人才汇款超过千亿美元,H-1B群体是主力军。 如今签证门槛暴涨,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和经济发展。印度几大IT巨头如Infosys和Tata,股价应声下跌,成本飙升让外包业务前景黯淡。 这不只是经济账,更有地缘政治的影子。美国早前对印度加征关税,如今又用签证做文章,贸易保护主义玩得花样百出。 对印度来说,短期内想彻底“脱美”不现实。能源、芯片、军工等核心领域都高度依赖进口,尤其芯片六成靠中国,美国掌控着高端技术和资本。 美国品牌在印度市场遍地开花,麦当劳、耐克这些消费品巨头成为莫迪反制的“靶子”。但企业利益和政府决策未必合拍,美印之间的较量并没有那么容易一锤定音。 莫迪的回应火力全开,公开批评美国此举制造“人道灾难”,号召印度民众抵制美货,并计划对美国科技公司加征数字税、限制美资进入关键领域。 虽然这些举措声势浩大,但短期内打痛美国的可能性有限。美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体量巨大,撤出无异于自断一臂。 可一旦科技人才加速流向加拿大、欧洲等地,受伤的绝不仅仅是印度。美国自己在AI等前沿领域对外籍人才的依赖超过四成,如果人才“用脚投票”,特朗普这步棋很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整场风波,短期内难有赢家。移民政策的突然加码,不仅让无数普通家庭陷入焦虑,也让美国科技行业面临断档风险。 印度的强硬反制,看似声势浩大,实则也有掣肘。更大的格局,是全球科技人才和产业链的流向或将被迫重塑,移民成了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特朗普短视敛财的算盘,碰上莫迪的民族主义回击,两国间的火药味越来越重。 正如有评论所说:把签证变成武器,最后可能伤到的,是美国自己的创新根基。在这场大国博弈中,谁能真正笑到最后,还远未见分晓。 参考资料:H-1B签证费暴涨引担忧 美科技行业面临“地震” 2025-09-22 19:18·新华网 印高官称美国害怕印度人才 2025-09-22 16:58·红星新闻
又杀了个回马枪,特朗普三路围剿,已经把莫迪逼上了悬崖在特朗普“祝莫迪75岁生日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