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前中央银行行长基里洛·舍甫琴科评论波兰拒绝恢复中欧班列。 事情得从9月中旬说起,白俄罗斯搞了个叫Zapad-2025的军演,俄罗斯也掺和进来。这演习不是小打小闹,涉及上万士兵、坦克和导弹发射,还模拟了无人机空袭和核部署讨论。北约那边坐不住了,雷达全开盯着每一步动静,警报拉得老响。波兰作为东线前哨,感觉威胁直逼家门口,边境巡逻队立刻加班加点。 紧接着,9月9日夜里,俄罗斯无人机越过边境,闯进波兰领空。这是冷战后头一遭,波兰空军直接出动战机,把那些玩意儿全击落了。残骸散了一地,地面部队赶紧封现场,捡碎片分析来源。华沙政府一看,这不是偶发,得来真的,国家安全警铃大作。边境口岸马拉舍维奇本是欧洲陆运枢纽,现在铁丝网拉起,检查站关门,所有铁路通道暂停运营。 波兰每年靠中欧班列过境赚15亿欧元,这笔钱够养活不少人,可他们还是咬牙顶住。外交部发言人反复强调,潜在威胁没除干净,经济收益再大也得让位。北约内部也附和,觉得这能加强东翼防御,波兰顺势向美国申请多派驻军,文件都递上去了。欧盟那边,冯德莱恩公开把无人机事件叫成对欧洲主权的侵犯,暗示要推新一轮对俄制裁。 中国不干了,派代表团飞华沙和明斯克,强调这条线路是“一带一路”支柱,关乎全球链条安全。磋商开了好几轮,三小时一谈的文件飞来飞去,可波兰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铁板一块,敲桌子说安全关切摆第一。华沙算盘打得精,一方面想紧抱北约大腿,另一方面呼应欧盟对俄策略,拒绝妥协等于在国际上刷存在感。 市场不等人,贸易方赶紧转战迂回通道。东线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远东,货运量同比增四成,义乌到圣彼得堡的班列每周三趟,稳定下来了。南线也发力,中国和土耳其合作升级伊斯坦布尔枢纽,接手原线路四分之一流量,巴尔干支线网络逐步完善,货车从地中海绕道北上。 中国海关和铁路集团联手推多式联运“一单制”,铁路公路海运信息全互通,通关时间砍七成,已在六条主线落地。企业尝到甜头,订单虽贵点,但总比停摆强。这些调整成本高出一成五到两成,欧洲基建标准不一,转运效率打折。欧盟绿色新政要2030年铁路占比升三成,现在被迫靠高碳海运,矛盾直球对撞。 技术手段补位,数字化追踪让货物流向更透明,中小企业能小步试水新路径。俄罗斯远东港口忙活起来,卸货工人加班,卡车队拉着箱子奔欧洲。土耳其那边,伊斯坦布尔站台扩展,轨道铺新,承接流量不乱套。可长远看,这些补丁治标,地缘对峙不缓,碎片化贸易新常态就得适应。 舍甫琴科在维也纳发帖,点破安全与贸易失衡的症结。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一搅和,传统供应链就露怯。他没给现成解药,但字里行间透着对多元化的盼头。乌克兰前官员身份,让他视角独特,没直捅俄乌痛处,却暗示波兰行动加剧区域压力,乌克兰物资运进更难。 他的分析接地气,直指经济成本传导,从工厂延误到电商断货,一层层剥开。波兰赚的过境费虽多,可长远丢了枢纽地位,值不值自个儿掂量。中国企业得醒醒,别把鸡蛋全搁一条篮,备用线早布局早安心。欧盟内部也得反思,制裁爽一时,供应链疼一世。
乌克兰前中央银行行长基里洛·舍甫琴科评论波兰拒绝恢复中欧班列。 事情得从9月中旬
陈砚之
2025-09-23 18:45: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