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太原兵工厂有个工人听说八路军打了胜仗,就带16个工友投奔八路军,谁知

寒星伴月念情长 2025-09-24 15:44:33

1937年,太原兵工厂有个工人听说八路军打了胜仗,就带16个工友投奔八路军,谁知这一去,竟让他名垂青史! 这个工人叫刘贵福。 刘贵福不是普通人,他是枪械修理和制造专家。 1924年,17岁的刘贵福在冯玉祥手下的一个修械所学习枪械修理和制造,从此和兵工技术结缘。 之后,刘贵福辗转于一些地方兵工厂,练就了出色的技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刘贵福在太原兵工厂工作。 1937年8月,日军进犯太原。 当时,在太原兵工厂工作的刘贵福,就听说了许多国军节节败退、八路军却逆流北上抗日的消息。 这不禁让刘贵福对八路军心生向往。 当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大捷的消息传来后,刘贵福再也按耐不住,他决定投奔八路军,还联络了一些关系较好的工友,准备带着他们一起投奔八路军。 一开始,刘贵福计划只带上四五人,但出发时,人数却增加到了16人。 刘贵福就带着16个工友出发了。 为了躲避日伪军的搜查,这一路上,他们绕了不少远路,一个多月后,刘贵福等人抵达了山西临汾的刘庄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亲自接待了他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彭雪枫和战士们的和蔼可亲和热情,让刘贵福等人倍感温暖,这一刻,他们相信,他们投奔八路军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 不久,在八路军的护送下,刘贵福一行人抵达了延安,并被安排在了延安柳树店的八路军兵工厂。 刘贵福被任命为枪炮科科长。 一开始,刘贵福的工作是修枪。 那时,八路军兵工厂有很多轻重机枪,但这些轻重机枪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刘贵福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带着工友们,在短短2个月内,就修好了100多挺轻重机枪。 1938年,日军飞机开始轰炸延安,而当时延安缺乏防空武器,刘贵福知道后,就带着工友们对马克沁重机枪进行改造,并以此为基础,改制出了连发性能好、枪架稳定的高射机枪。这种高射机枪,对保卫延安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刘贵福的贡献还不止于此。 刘贵福的最大贡献,在于研制出了属于八路军自己的步枪。 抗战中,八路军缺少枪支弹药,光靠战场上的缴获已经无法满足八路军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八路军就需要自己生产枪支弹药。 1938年底,军工局希望兵工厂能够研制出符合八路军作战特点的步枪。 刘贵福接到任务,就和工友孙云龙等人,以捷克式卡宾枪为基础,结合游击战、运动战的特点,设计了一款步枪和马枪相结合、加了折叠式三棱刺刀的新型步枪——“无名式马步枪”。 1939年5月,在延安工业展览会上,“无名式马步枪”不仅参展,还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很少摸枪的毛主席,在看到刘贵福设计的“无名式马步枪”后,亲自拿起来仔细端详,还高兴地称赞道:“使上我们自己造的枪啦!枪造的很好嘛!” 随后,毛主席亲笔为刘贵福题词:“生产线上的英雄!” 这款马步枪,不仅获得了“甲等产品奖”,身为主要设计者的刘贵福还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 1939年10月,刘贵福被调到了黄崖洞兵工厂。 当时,刘伯承提出,步枪需要更短更轻,可以用于白刃战和200米以内的精准射击需求。 刘贵福根据这些需求,对“无名式马步枪”进行了改造,改造出来的新枪,重量只有3.36公斤,可以精准射击,三棱刺刀既可固定,又可自动展开,特别适合近战肉搏,完美符合八路军的作战需求。 朱德、彭德怀、左权等首长在看完样枪后,给出了高度评价。 这款枪就在1940年8月开始量产。由于正值8月1日,新枪正式命名为“八一式马步枪”。 这是我军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款制式步枪。 设计该款步枪的刘贵福,注定名垂青史!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寒星伴月念情长

寒星伴月念情长

寒星伴月念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