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块钱奖金到手,湖南90后小伙杨冬冬在张家界“七星山杯”极限荒野求生挑战赛中

语蓉聊武器 2025-09-25 00:41:55

10万块钱奖金到手,湖南90后小伙杨冬冬在张家界“七星山杯”极限荒野求生挑战赛中夺得冠军,成功坚持了70天69夜。 一把刚编好的竹鱼篓放在溪边,篾条纹路整齐得能看出手艺人的功夫。 杨东东蹲在旁边,正把熏干的老鼠肉撕成丝,准备和采来的糯米藤一起煮。 这是他在张家界七星山的第 39 天,距离 “七星山杯” 极限荒野求生挑战赛结束,还有 31 天。 彼时他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最后从百余名选手中突围的人,更不知道赛后体检单上 “血糖、血压正常” 的结果,会让医生连说 “少见”。 参赛前的杨东东,是湖南怀化一个 147 斤的壮实小伙。 平时养着蜂,闲了就帮朋友的婚庆公司做户外布置,一有空就往山里跑露营。 谁也没料到,那些跟着爷爷学的 “老手艺”,会成比赛里的 “保命招”—— 十四五岁时,爷爷教他劈竹编鱼篓,说 “一压一挑编得密,才能留住鱼和螃蟹”。 这场比赛的规矩,从一开始就没留退路 选手只能带三样东西:小折刀、打火石、过滤布。 水要自己找山泉,用过滤布滤掉泥沙和小虫;吃的得靠双手挖野菜、抓野物;睡觉的庇护所,得用树枝和茅草亲手搭。 七星山本就是块 “硬骨头”,绝壁悬在半空,最陡的地方几乎垂直,峡谷深得扔块石头听不见回声,丛林密得能把阳光挡在外头。 不少选手刚去一周,就因为找不到吃的、挡不住夜里的寒风退赛了。 杨东东抓老鼠有套固定办法。 用竹子和藤蔓编 “漏斗形” 陷阱,底部留个小口,里面放些野果当诱饵,藏在老鼠常出没的树根下。 抓到后在溪水里反复冲洗,去掉内脏,再架在柴火上慢慢熏 —— 他还给老鼠起了个外号叫 “杰瑞”,“每天吃‘杰瑞’,比上班带饭还规律”。 可荒野里的危险,总在不经意间出现。 有次下暴雨,他搭的庇护所漏雨,火塘里的火眼看要灭。 他冒雨跑出去找干草,回来时浑身湿透,蹲在火边用身体挡雨,吹了半小时才把火救回来,“当时就想,火灭了,我可能也撑不下去了”。 还有次误把一种叶子像野菜的植物当食材,吃了没多久就开始呕吐,浑身没力气,只能躺在庇护所里,靠喝过滤后的山泉水缓过来。 在山里找食物时,他还碰见过三次蛇,有一次蛇就盘在他要采的鱼腥草旁边,他屏住呼吸,一步一步往后退,直到退到五米外,看着蛇爬走才敢动。 这些难关没打垮他,反而让他的技能越来越熟练,后来就算火灭了,几分钟就能重新生起来。 比赛到最后阶段,只剩他和王大励两个人。 王大励不会做陷阱,只能靠找虫子、四脚蛇和野果子填肚子,后来在住处附近发现了一片野生韭菜,天天浇水打理,还把一种吃起来像肉的野果叫 “大力金刚丸”。 可惜王大励最后因为低血糖,头晕得站不起来,只能遗憾退赛。 杨东东说:“要是他没退,我还准备用棕榈叶做床和被子,再撑一个月都没问题。” 其他选手的故事,也各有各的滋味。 00 后姑娘沈秋菊半决赛时脚腕扭伤,加上没找到足够的食物,只能退赛,她说:“这段日子比任何旅行都难忘,以前觉得自己吃不了苦,现在才知道自己能扛。” 有位选手为了找野生蜂蜜,爬上几乎垂直的悬崖,身上就系了根自己编的藤蔓,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成了 “抖圈红人”。 也有人饿到头晕眼花,红着眼眶离场,嘴里还念叨着 “再撑一天就好”。 这场看似 “残酷” 的比赛,也藏着暖心的细节。 组委会看到选手们压力大,临时暂停了两天直播,让大家调整节奏;有家长当志愿者,在赛区外围守着,偶尔挥挥手给孩子打气,有位妈妈还带了孩子爱吃的饼干,虽送不进去,就想在附近多待一会儿。 比赛结束后,惊喜不止属于冠军。 七星山景区给退赛的王大励抛了橄榄枝,不仅给了他一份户外体验区的指导工作,还计划帮他打造个人 IP,让他分享户外生存知识。 景区负责人说,以后要把选手们搭的部分庇护所保留下来,改造成户外体验点,还想办更多国际级的户外赛事,让张家界不光是 “看风景的地方”,也能成为户外爱好者的 “圣地”。 但比起奖金,更让人记住的,是他在荒野里把熏鼠肉熏得喷香、把竹鱼篓编得整齐、把庇护所搭得挡风的样子。 毕竟能在绝境里不慌不忙,把苦日子过出章法,这份生存智慧,比任何奖金都更珍贵。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