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出海口真的来了!中俄选定的航线,大出美日意料: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俄卫星社报道,我方货轮在俄远东地区内河水路上首次试航,这标志着我国东北地区经由黑龙江、阿穆尔河通往海洋的出海口真的来了。 东北出海口这事儿算是真的落地了,中俄这波操作直接打了美日一个措手不及,谁都没料到他们会这么不按常理出牌。 俄卫星社刚报道完,咱们的 “湘岳速航号” 货轮已经完成了首次试航,把黑龙江、阿穆尔河这条内河航线和海洋航线彻底串了起来,等于给东北打通了一条直达太平洋的水路通道。 之前东北的出海困境说起来都让人憋屈,就拿吉林珲春来说,离日本海直线距离最短才 3 公里,站在防川景区就能看见海浪,可就是摸不着门道。 1860 年《北京条约》之后,东北失去了大片沿海土地,后来图们江出海口又被朝俄友谊桥卡了脖子,那桥才 7 米高,稍微大点的货轮都过不去,只能眼睁睁看着近在眼前的海,偏要绕一千多公里去大连港出海,运费平白无故多花一半。 这些年不管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盼着能有条靠谱的出海口,可谁都觉得得先解决图们江的桥或者领土合作的问题,压根没人往黑龙江内河联运的方向想,这也是美日没设防的关键。 这次 “湘岳速航号” 走的路线彻底跳出了常规思路。货轮从苏州太仓港出发,先顺着海运航线跑到库页岛以东的瓦尼诺港,这地方可不是随便选的,是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最大的港口。 本身就是远东的物流枢纽,西伯利亚大铁路和天然气管道都从这儿过,早就跟黑龙江省有深度合作,2023 年双方贸易额一季度就涨了 30%。 从瓦尼诺港拐进远东内河之后,一路向西顺着阿穆尔河往回走,最后稳稳停靠在黑龙江抚远港,整个路线把海运的优势和内河的纵深完美接了起来,这 “海河联运交通走廊” 算是实打实跑通了。 这种联运模式的好处不用算都明白,光是运费就能省一大笔。参考温州丽水的海河联运数据,陆运一吨货要二三十元,走水运直接降到十元以内,嘉兴那边更夸张,一个标箱能比公路运输省 1000 块钱。 东北的粮食、煤炭、装备制造品要是走这条线,从哈尔滨、长春运到瓦尼诺港再出海,比绕大连港至少近 500 公里,时间能省三四天,成本降个三成不成问题。 这不是临时航线,黑龙江同江水运口岸早就有浮箱固冰通道,冬天结冰的时候照样能通车通货运,再加上破冰船定期作业,全年都能保持通航,完全能当稳定的物流通道用。 美日这会儿估计都懵了,毕竟他们刚把 “堤丰” 导弹部署在日本,射程能覆盖东北和俄远东,摆明了想靠军事威慑锁住东北亚的物流通道。 他们之前笃定东北出海口只能走图们江,要么就得跟俄罗斯谈领土交换,可这两条路都卡了几十年,怎么也没想到中俄换了个思路,直接用现有内河和港口拼出了新通道。 日本《日经亚洲》都急了,说这要是常态化运营,中国商船甚至海警船都能进出日本海,他们还得从钓鱼岛那边调船过来应对,完全打乱了原本的防御布局。 其实这背后是中俄早有预谋的合作。俄罗斯在欧洲方向受制裁后,远东开发全靠中国市场,瓦尼诺港这些年一直在扩建对华货运设施;咱们东北振兴也缺这么条出海通道,两边一拍即合。 之前大家都盯着图们江的桥,觉得得等中俄朝修新桥才能解决问题,结果人家直接另起炉灶,用成熟的港口和内河先把通道建起来了。这种不跟你在死胡同里耗,另开一条路的思路,恰恰是美日最没料到的。 现在 “湘岳速航号” 的试航已经验证了可行性,接下来就是常态化运营。东北的农产品能更快运到亚太市场,长三角的工业品也能借这条线进入俄远东,甚至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往欧洲。 这不仅是条物流线,更是中俄在东北亚突破美日围堵的关键一步。美日原本想靠导弹和岛链锁住中俄,没想到中俄用一条水路就撕开了口子,这波操作确实够精妙,也难怪他们会觉得意外。
老天爷好不容易把北极的冰给融了,给你开了条新航线。你以为是天降福利?想多
【62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