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4日报道:“中国将不再寻求世界贸易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

天天纪闻 2025-09-25 13:45:12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4日报道:“中国将不再寻求世界贸易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从而消除了与美国之间的一个争论点,而这一争论点一直是两国就全球贸易论坛改革上达成一致的障碍之一。”   新加坡联合早报那篇报道有点意思,说中国不再要WTO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了。   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咱不是不要发展中国家身份,是现在有能力了,想多扛点责任。就像村里当年穷的时候,乡亲们帮衬着,现在自家日子好起来,自然要主动搭把手,这道理简单得很。   先掰扯个实在的,中国还是那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23年人均GDP刚过9万1,换算成美元也就1.3万出头,跟发达国家比还差着一大截。你去中西部农村看看,有些地方的路还没完全修通;城里打工的年轻人,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现状,总不能因为GDP总量排第二,就忘了还有好几亿人月收入没到三千吧?WTO给发展中国家定位,从来不是看账本上的总数,是看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这点咱心里门儿清。   这次说不在新谈判里要特殊待遇,早有铺垫。去年12月开始,中国就给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免了全部税目产品的关税。   今年6月更干脆,直接宣布对53个非洲兄弟国也这么干。这些事不是嘴上喊口号,是真金白银让利。   之前谈服务贸易规则、新冠疫苗专利豁免的时候,中国就主动说过不用特殊待遇,这次不过是把这份担当延续下来罢了。   这里得划个线,"新的"不要,不代表"老的"合法权利也扔了。当年入世签的议定书里,农业补贴那部分还有政策空间,这是规则明明白白写着的。   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搞点优惠贸易合作,也是WTO授权条款允许的。这些该拿的权利不会让,就像家里买房子签的合同,该享有的权益凭啥放弃?那些说中国"丢了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要么没读过入世文件,要么就是故意挑事。   中国这么做,也是给WTO解套。这几年有些发达国家太双标,一边喊着让中国当"发达国家",一边自己搞贸易保护。就说去年7月那事,美国搞的《通胀削减法》,给新能源汽车补贴非要限定用美国本地零件,明摆着排挤中国车企。这   种做法本身就违反WTO规则,中国没办法才把美国告到争端解决机制。现在咱主动让一步,就是想打破这种僵局,让那些拿"特殊待遇"说事的人没话讲。   WTO的特殊待遇条款,本来就是给发展中国家搭的梯子。当年中国刚入世,靠着这些政策慢慢把制造业做起来,现在有能力了,自然要把梯子让给更需要的国家。但这不是逼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学样,越南、孟加拉这些国家还在爬坡,该要的支持就得争取。   中国这么做,是自己先站稳了,再回头拉兄弟一把,跟"先富带动后富"一个道理。   入世这二十多年,中国变化确实大。比亚迪的电动车跑遍全球,华为的5G基站建到非洲草原,但这些光鲜背后,还有很多产业在价值链底端挣扎。就像广东的玩具厂,还在给国外品牌做代工;山西的煤矿工人,依旧在井下辛苦劳作。   这些都说明咱还在发展路上,没到可以躺平的地步。这次的选择,既没飘到忘了本,也没怂到不敢担责,就是实事求是。   现在全球贸易这摊子事不好管,单边主义跟野草似的疯长。中国这步棋,不光是给中美之间的分歧找个出口,更是给多边主义打了针强心剂。不是靠吵架争话语权,是靠做事说话。   那些只盯着"消除中美矛盾"的,没看到中国在帮发展中国家争取权益时的硬气。WTO改革不能牺牲穷国利益,得往更公平的方向走,中国就是想把这事往正道上引。   说到底,中国从来没丢过发展中国家的根。该享有的权利一分不让,该担的责任也绝不推诿。就像家里的顶梁柱,既要照顾好老小,也要撑起门户。那些想曲解的声音,终究站不住脚。   中国会继续带着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往前走,同时用大国的担当把全球贸易的蛋糕做大。这不是给谁看,是咱自己选的路,踏实,也走得长远。

0 阅读:135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7
2025-09-25 20:45

新加坡这笔就怕中国好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