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门外的执念 闺蜜给我打电话时,声音里还带着没散的疲惫。她说前一天带着公

何时何地何处 2025-09-25 17:26:58

养老院门外的执念 闺蜜给我打电话时,声音里还带着没散的疲惫。她说前一天带着公公去养老院实地看时,老人坐在轮椅上,手紧紧攥着轮椅扶手,指节都泛了白,全程没说一句话,只是眼睛直勾勾盯着养老院大门外的梧桐树,像个被落下的孩子。 “他以前多要强啊,”闺蜜叹了口气,“退休前是单位的老会计,家里的账、孩子们的事,都要他拿主意。现在躺在床上不能动,连咳口痰都要别人帮忙,哪能接受得了。”老人私下拉着闺蜜的手抹眼泪,说“我不去那种地方,去了就是没人要了”,还反复念叨家里阳台的月季花该剪枝了,客厅的挂钟该上弦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家事,在他眼里成了“还有人需要我”的最后证明。 其实闺蜜一家不是没纠结过。她和丈夫轮流请假在医院陪护时,白天要盯着输液、记着医生的叮嘱,晚上趴在病床边打盹,不到一周两人就熬红了眼。老人的老伴身体本就不好,之前在医院陪了两天就犯了高血压,私下跟闺蜜说“不是不想管,是真没力气,夜里他一咳嗽我就醒,再这么熬下去,我先垮了”。家里确实没法24小时盯着,气管没封意味着随时可能有痰堵的风险,一旦处理不及时,就是性命攸关的事。 他们选的那家养老院,闺蜜前前后后去了三趟。第一次看硬件,确认每个房间都有呼叫铃,护理站24小时有人值班,吸痰机、制氧机这些设备都齐全;第二次专门赶在饭点去,看食堂的菜软不软、热不热,还悄悄问了同住的老人“护工会不会不耐烦”;第三次带着医生的叮嘱去找护士长,确认护工都受过专业培训,知道怎么观察气管切开后的异常。连每月6000元的费用,也是夫妻俩算了又算,从房贷里挤、从孩子的教育基金里挪,才咬着牙定下的。 “我知道他觉得委屈,”闺蜜的声音带着哽咽,“但在家真的不行。上次他半夜咳得厉害,我和老公手忙脚乱找吸痰管,差点耽误了时间。养老院至少有专业的人在,能让他少遭点罪。”昨天她又去医院,给老人带了他平时爱听的豫剧U盘,还跟他说“等你好点了,我们每周都来接你回家住两天,阳台的月季我帮你浇着,挂钟也给你擦得亮亮的”。老人没应声,但攥着她的手松了些,眼神里的抗拒,似乎淡了一点点。 今天闺蜜就要帮老人办理出院手续了,她说准备把老人常用的老花镜、暖手宝都带上,再把家里的全家福打印一张贴在养老院的床头柜上。或许老人还是会不开心,但就像她跟我说的:“孝顺不是光顺着心意,得先让他好好活着,活着才有机会慢慢接受啊。”养老院经历 闺蜜老了的日常 养老院困局

0 阅读:0
何时何地何处

何时何地何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