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一位82岁邱老太因咳嗽入住市人民医院,入院时精神状态良好。住院12天后病

用心的茂溪 2025-09-25 21:47:55

福建龙岩一位82岁邱老太因咳嗽入住市人民医院,入院时精神状态良好。住院12天后病情恶化不幸离世。司法鉴定指出医院存在未及时送检、对误吸风险处理不足等过错,认定医患双方承担同等责任,后经调解,家属获赔21.8万元! “母亲住院前还能说能笑,精神状况良好。”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齐女士回忆起82岁母亲邱老太入院时的情景,眼眶湿润。 2024年4月5日,邱老太因咳嗽症状需定期复查,住进了龙岩市人民医院。老人虽患有干燥综合征等多种基础疾病,但入院前精神状态良好,能说能笑,三餐正常。 医院CT检查报告显示邱老太患有肺炎和胸腔积液。但齐女士声称,医生并未及时告知家属这一结果,且之后两日内未使用抗生素治疗。 “病历上说家属拒绝使用抗生素,但我从未签署过拒绝抗生素治疗的文件。”齐女士对此表示强烈质疑。 4月7日至13日,老人病情持续加重。从11日起,邱老太开始出现口吐白沫的状况,继而表示全身难受、想小便却无尿。齐女士认为,这些症状未引起医生足够重视。 因病情恶化,4月13日邱老太被转入呼吸科。齐女士回忆:“呼吸科主任明确说过病情被耽误了。” 2024年6月,患者亲属和医院共同委托福建正泰司法鉴定中心,对邱老太的诊疗离世原因及责任问题进行鉴定。 2024年7月下旬出具的鉴定报告指出,龙岩人民医院在邱老太的诊疗活动中存在多项医疗过错。 鉴定报告认为,医方在应用抗菌药前没有留取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验;在家属已告知患者呕吐后,未高度注意误吸可能,直至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才采取措施;在误吸后每次都是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后才进行吸痰处理。 报告结论是,医疗过错和患者自身因素在损害后果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当,难分主次。 2024年9月,医患双方达成赔偿协议,院方一次性补偿患方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共计218677.84元。 龙岩人民医院医政科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而且补偿过了。”他称,赔偿是经过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正式签署了协议。 齐女士起初接受了调解,但随后经业内人士提醒,发现此前鉴定并未涉及有疑点的ICU阶段治疗。她曾提出重新鉴定,“但鉴定机构不愿做。” 更令齐女士困惑的是,她在病历中发现了更多疑点:明明没有查房的医生,病历中却有查房转科记录;明明没有参与抢救的医生,在病历中却有参与抢救的签名。 “后来问那个医生,她解释是网上远程参与的抢救。”齐女士对此解释表示难以接受。 “患者家属的核心维权路径依然是优先提起民事诉讼。”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表示。 赵良善指出,家属虽已签署调解协议,但若能提供ICU监控申请记录、病历矛盾点的专业分析等新证据,可主张协议签订时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请求法院撤销原协议并重新审理。 他建议,患者家属要进行证据固定与补充,收集司法鉴定报告、病历、调解协议、与院方沟通记录等证据,向法院申请调取ICU监控、涉事医生的排班记录等。 截至发稿,对于院方及涉事医务人员,暂未做出相关处罚。对于齐女士反映院方伪造病历和医院查房记录等问题,一位工作人员明确说,“这种说法不属实,如果属实,这是原则问题。” 齐女士依然在奔走。医院走廊里,她曾搀扶着母亲走过;如今,她带着厚厚的病历复印件,行走在各个相关部门之间。对她而言,21.8万元的赔偿远不是结局,她想要的是一个明确的说法和责任认定。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用心的茂溪

用心的茂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