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刘若英嫁给了身家68亿的富商钟小江,婚前刘若英约法三章:可以同居但必须分床睡,可没过多久,刘若英就怀孕了。 2023 年冬,刘若英 “飞行日” 巡回演唱会上海站后台,刚结束上半场演出的她坐在化妆镜前,一边让化妆师补妆,一边拿着手机和家人视频。 镜头里,丈夫钟小江正举着平板电脑,让儿子展示刚完成的绘画作业,画面里还能看到客厅书架上并排放着的两人照片; 一张是 2011 年婚礼上的简约合影,一张是 2022 年全家在北海道滑雪的抓拍。“记得让儿子早点睡,明天还要上学。” 刘若英轻声叮嘱,语气里满是温柔。 时间拉回 2015 年,刘若英在台北家中撰写自传《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据当时负责图书编辑的工作人员回忆,她的写作桌旁总放着一个文件夹,里面夹着钟小江手写的便签,有的是 “这段歌词改得很有温度”,有的是 “明天降温,记得给书房加个暖风机”。 在写到 2011 年婚前约定时,刘若英曾停下笔,和编辑聊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小时候爸妈工作忙,我常一个人在家看书、听音乐,后来进入演艺圈,习惯了独来独往,总怕婚姻会打破这种自在。” 这段成长底色,让她在面对婚姻时,格外看重 “自我空间”,而钟小江的理解,恰好给了她安全感。 当时钟小江正参与一项乡村教育公益项目,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带当地孩子的画作给刘若英看,“他从不说教,却用这种方式让我明白,亲密不是捆绑,而是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 2011 年婚前约定的细节,远比外界想象的更细腻。除了 “分床睡”“保留事业空间”,两人还约定每年单独旅行一次。 刘若英可以去喜欢的小众书店打卡,钟小江则能去各地考察投资项目,回来后再分享彼此的见闻。 据刘若英的好友透露,婚后第一年,她去冰岛旅行时,特意给钟小江带了一块当地的火山岩,而钟小江在去非洲考察时,也为她收集了不同部落的音乐磁带。 这种 “各有天地,又彼此牵挂” 的相处模式,让他们在婚姻初期就避免了很多摩擦。 当时有媒体拍到刘若英独自去台北诚品书店看书,便猜测两人婚姻出现问题,却不知这正是他们约定好的 “独处时光”。 2012 年产后的那段日子,是刘若英婚姻角色转变的关键期。据她在访谈中透露,儿子出生后,她曾因 “无法平衡创作与育儿” 陷入焦虑,甚至一度想放弃工作。 钟小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请了专业的育儿嫂帮忙,还主动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每天早回家一小时,帮她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 有一次,刘若英在深夜写歌词时,发现钟小江正抱着哭闹的儿子在客厅踱步,嘴里还哼着她的歌《后来》哄孩子入睡。 这个画面让她突然明白,婚姻里的 “独立” 不是拒绝依赖,而是有人愿意和你一起承担生活的重量。也是从那时起,她不再刻意坚持 “分床睡”,而是根据彼此的状态灵活调整。 有时钟小江加班晚归,会轻手轻脚地在她床边打地铺;有时她创作到深夜,也会悄悄躺在儿子房间的小床上休息。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婚姻里多了更多 “双向奔赴” 的细节。 2018 年,刘若英转型执导电影《后来的我们》,钟小江虽然不涉足影视行业,却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她对接场地资源,还在电影后期制作时,陪她一起熬夜看样片,提出自己的看法。 而刘若英也会在钟小江的公益项目遇到瓶颈时,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忙宣传,2021 年钟小江发起的 “乡村阅读计划”,她还特意录制了有声书,供乡村孩子免费收听。 这种 “不越界却全力支持” 的相处,让他们的婚姻在岁月里愈发稳固。如今,刘若英的生活依然保持着 “半工作半家庭” 的节奏。 2023 年的巡回演唱会,她特意将每场演出间隔安排在一周以上,留出足够时间陪伴家人,钟小江则在金融投资领域持续深耕; 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公益,2023 年他主导的 “绿色能源帮扶项目” 在内蒙古落地,帮助当地牧民安装太阳能设备,相关报道中偶尔会提到刘若英曾去项目现场考察。 在婚姻这条路上,刘若英从未放弃过 “做自己”,却也学会了 “爱别人”。她依然会在演唱会唱《为爱痴狂》,但歌声里多了岁月的温柔;她依然看重个人空间,却也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正如她在 2023 年演唱会结束时说的:“最好的婚姻,不是两个人变成一个人,而是我们依然是我们,却又多了一个‘我们’。” 而钟小江,始终是那个站在她身后的人,既不打扰她的光芒,也不让她独自面对风雨 —— 这种恰到好处的陪伴,正是他们婚姻最动人的模样。 来源: 百度百科《刘若英》 网易新闻《刘若英与钟小江在海庆祝结婚14年》
2011年,刘若英嫁给了身家68亿的富商钟小江,婚前刘若英约法三章:可以同居但必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26 12:44:30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