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通房丫头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这日,她正在盛饭。谁知,管家突然冲进来高喊了一句,她手一歪,啪地一声碗摔落地面碎了一地。正妻刚打算开口斥责,丈夫却开怀大笑:“坐下,一同用膳!” 说起清末民初的谭家,那可是湖南官宦世家,谭钟麟一辈子当了大官,从陕西布政使干到两广总督,家里妻妾成群,儿子们也一个个出息。可在这么个门第里头,有个女人叫李氏,她从十七岁进门,到1904年那年,已经站着给丈夫和正妻添饭添菜整整三十三年。不是她不想坐,是规矩摆在那儿,通房丫头出身的妾,就得像个下人似的侍立一旁。谭钟麟娶了正妻陈氏,还有其他侧室,李氏算是个不起眼的,平日里端茶倒水,浆洗衣裳,膝下就一个儿子谭延闿。这儿子后来成了大人物,可李氏自己呢,一辈子忍气吞声,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李氏本是河北宛平人,家里穷得叮当响,父母早早没了,她和弟弟相依为命。十几岁那会儿,亲戚为了几两银子就把她卖到谭家当丫头。那是同治年间,谭钟麟刚中进士,家业虽说在起势,但仆役一大堆,李氏进门后就从早忙到晚。淘米、扫院、洗衣,冬天手冻得裂口子,夏天汗水浸透衣裳。她起初在后厨干活,后来谭钟麟母亲房里侍奉,规矩学得死死的,低头哈腰,从不敢多说一句。谭钟麟升官快,娶了陈氏后,膝下先有了两个儿子,大少爷谭宝箴,二少爷出自另一妾。陈氏身子骨弱,谭钟麟外放浙江巡抚时,她没法跟去,就从丫头里挑人。李氏模样周正,手脚麻利,被选上随行。那年光绪五年,杭州官署后院,她生下谭延闿。谭钟麟在外头忙公事,瞥了一眼孩子就走了,李氏产后没几天,就得起来侍候,裹着腰带端茶递水。 生了儿子,李氏地位没见涨,反倒更低了。陈氏那边通过家书管得严,对李氏多生一子不满意,总找茬子。谭家大户规矩多,妾室分嫡庶,通房丫头更别提了,犯点小错就能挨打挨骂,甚至卖掉。李氏为了儿子平安,处处让着,从不顶嘴。谭延闿小时候,兄弟们仗着嫡出,喊他“小老三”,学堂里推搡他,书本摔泥地里。他回家拉着李氏衣角问为什么,李氏就蹲下捡书,拍灰尘,告诉他自家来路低,别人瞧不上。谭延闿年纪小,不怪妈,反倒心疼她。母亲是下人使唤,他好歹是少爷,吃穿不愁。李氏没读过多少书,但她常对儿子说,读书不是光为功名,是学做人,懂道理比当官重要。谭延闿记住了这些话,从三岁启蒙,五岁进私塾,聪明劲儿上来,十三岁就中秀才。湖南子弟里,他算拔尖的。 谭延闿长大后,谭钟麟家业更大了,谭家老宅在长沙,院子深,仆人多。李氏还是站着侍饭,三十三年如一日。陈氏膝下就两子,对李氏生了三子,总觉得威胁,平日里让她跪擦石板,膝盖肿了也得忍。谭延闿二十五岁那年,赶上会试,他埋头苦读,考出头名,会元啊!清代湖南两百多年没出过会元,这事儿传开,谭钟麟脸上有光。消息到家那天,李氏正添饭,手一抖,碗摔地上碎了。陈氏正要发作,谭钟麟却乐了,让她坐下一起吃。这可是头一遭,李氏从站着侍候,变成有座了。谭钟麟这人惧内有名,但儿子争气,他破例给李氏体面。会元是省考第一,填补湖南空白,谭钟麟觉得值。 谭延闿中会元后,去殿试,拿了二甲第三十五,进士出身,就能做官了。民间有传闻,说他本该争状元,慈禧太后嫌他姓谭,又湖南人,跟谭嗣同那事儿沾边,就挑了刘春霖当状元,因为那年大旱,春雨来了,名字吉利。这传闻听着热闹,但史书上没准儿,谭延闿也没纠结。他入仕顺风顺水,先地方任职,批卷子,巡视乡里,后来辛亥革命,任湖南都督,护法运动时当省长,国民政府里头,主席干过,行政院长也坐过。北伐统一后,他帮蒋介石稳湖南,军政一把抓,谭家门第更显赫。 谭延闿这些年,没忘母亲苦楚。他凭官位,给李氏争来谭家席位,从此她能跟陈氏平坐吃饭,不用站了。李氏晚年日子好过些,谭延闿娶了方榕,江西布政使闺女,生一子三女。中年方榕病逝,他守着不续弦,一辈子不纳妾。媒人上门,他摇头谢绝,说母亲当年难,他体谅女人。谭延闿日记里记着母亲墓志,感情深。1916年,李氏在上海病故,谭延闿公务忙,方榕侍奉到最后。灵柩运回长沙,谭家祠堂规矩,妾室从侧门出,谭延闿不干。族人拦正门,拉他袖子劝,大官了别坏祖制。他甩开手,躺棺盖上,说自己死了,随母亲走。抬夫扛起,他跟着,族人让路,棺从正门出。李氏以李夫人名下葬,碑文刻好,谭延闿守墓,抚土堆。 这事儿在谭家传为谈资,李氏从丫头到夫人,一辈子委曲求全,儿子用命还她尊严。谭钟麟晚年退居,谭延闿孝顺,但家族里嫡庶分明,陈氏那边总有不满。李氏没争过,儿子替她争。谭延闿1930年病逝南京,享年五十九,湖南人念他护湘有功。回想李氏那三十三年站饭桌,换来儿子仕途顺,母亲晚安,够慰藉。
1904年,通房丫头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33年。这日,她正在盛饭。谁知,
运赛过去
2025-09-26 20:46: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