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不装了,直接给全球市场泼了一盆冷水。2025年9月23日,

桉闻通史 2025-09-27 11:05:13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不装了,直接给全球市场泼了一盆冷水。2025年9月23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罗德岛的演讲里,没绕任何弯子,直言美股估值“相当高”,就这四个字,当天纳斯达克指数直接崩了1%,连带着全球股市都跟着抖了三抖。这可不是普通的嘴炮,是美联储明明白白给市场递话:以前靠印钞机躺着赚钱的日子,彻底没戏了。   要搞清楚鲍威尔为啥突然“变脸”,得先回头看看美联储这几年的骚操作。2020年疫情一爆发,美联储直接开了印钞机的最大功率,搞所谓的“量化宽松”,说白点就是变相印钞票,疯狂买国债、房贷债券这些玩意儿,把真金白银往市场里砸。   那时候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从4万亿美元直接飙到8.9万亿美元,算下来每天往市场撒200亿美元,这哪是救市,简直是给市场灌兴奋剂。也难怪美股像打了鸡血,纳斯达克指数三年涨了200%,连加密货币、SPAC这些以前没人敢碰的妖魔鬼怪,都跟着飞上天了。   但鲍威尔心里门儿清,这种繁荣全是虚的,是靠印钞堆出来的泡沫。从2024年开始,美联储就悄悄踩刹车,搞“缩表”,每个月减少950亿美元的资产持有,相当于慢慢从市场抽血。到2025年9月,资产负债表已经缩水到7.2万亿美元,可市场还在做着“降息续命”的美梦。   9月FOMC会议前,华尔街那帮人还普遍觉得,年内能再降两次息,结果鲍威尔一句话把这幻想砸得稀碎,他说“政策利率仍有适度限制性”,翻译过来就是:别想了,利率就这么高着,想靠降息抬股价?没门。   更狠的是,鲍威尔说从“许多指标”看,现在的股票估值已经高得离谱,这话可不是随口编的。2025年三季度,标普500的市盈率飙到28倍,比历史均值高了60%;纳斯达克100的市销率更夸张,冲到7.5倍,跟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的时候差不多。不光是股市,美国商业地产也悬,空置率都涨到18%了,写字楼没人租,价格却还硬撑着不跌,这不是泡沫是啥?   鲍威尔的警告,其实戳中了资本市场最致命的死穴:高杠杆和流动性危机。过去五年,美国企业发债发得像疯了一样,非金融企业债务规模突破13万亿美元,这里面超过40%都是评级在BBB以下的“垃圾债”。这些企业拿了钱也不搞研发、不扩产能,全用来回购股票、给股东分红,把股价炒得虚高,结果疫情后现金流一断,只能靠借新还旧过日子。现在美联储一加息,企业融资成本直接上天,2025年美国企业债的平均收益率涨到7.2%,比2020年翻了一倍,不少企业连利息都快还不上了。   更危险的是影子银行那边。2024年美国对冲基金的杠杆率,飙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很多基金玩“总回报互换”这种衍生品加杠杆,表面上看持仓分散,实际上全押在AI和新能源这些热门板块上。当年比尔·黄的Archegos基金就是这么玩砸的,用10亿美元本金撬动1600亿美元持仓,最后一爆仓直接拖垮了瑞信,现在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还在重蹈覆辙,就等着下一个雷爆。   并且,流动性也越来越紧张。美联储缩表加上银行收紧信贷,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从2024年的5.5万亿美元,缩水到2025年的4.8万亿美元,市场上的“弹药”越来越少。一旦出现恐慌性抛售,根本没人有足够的钱接盘。2025年9月,美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指标,已经恶化到2020年3月疫情爆发时的水平,这信号比任何警告都吓人。   同时,鲍威尔这一嗓子,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也比想象中大。2025年9月,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A股320亿元,创近三年新高,而且80%的抛售都集中在新能源和半导体板块。这不是简单的市场波动,是全球资本开始重新算账。   说回咱们普通人,鲍威尔的警告其实是个醒酒汤:别再幻想靠炒币、炒股一夜暴富了。真要应对,其实就四个字:回归本质。投资得选那些真能赚钱、现金流稳定的企业,这才是真的安全边际,不是靠概念炒起来的虚火。买房也别追热点,现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放缓,只有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能保值,其他地方的房子说不定以后砸手里都没人要。   更重要的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AI和自动化正在抢工作,2025年全球有2000万个制造业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但数据分析、编程这些技能的需求涨了30%。与其焦虑失业,不如趁现在学门硬技能,毕竟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自己的本事才是最靠谱的“资产”。   其实鲍威尔的警告也不是世界末日,反而是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的开始。咱们普通人不用怕,只要别跟着凑泡沫的热闹,守住钱包,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再提升自己的本事,就不怕下一轮周期的变化。毕竟每一次危机都是洗牌,看清本质、提前布局的人,总能笑到最后。你们觉得接下来哪些行业能扛住压力?或者有没有被泡沫坑过的经历?都可以聊聊。 参考资料:央视财经,上观新闻

0 阅读:147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