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

数学思维逻辑 2025-09-27 11:25:05

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反倒是他们,隔三差五就想把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跨海行动要数明朝郑和下西洋,那支船队在15世纪算得上世界头号海军力量,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的人数都在2.7万人以上,比同时代任何欧洲国家的海军都要强大。 可这支船队从没拿武力去征服过任何一个国家,反而带着丝绸、瓷器和铜钱,跟沿途的国家做买卖,用击掌定价的友好方式交换货物。 郑和还帮着调解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矛盾,消灭海盗保障海上安全,有4个国家的国王甚至主动跟着船队来中国访问,其中3位病逝后还遗嘱葬在中国,明朝都以国王的待遇厚葬了他们。 当时的明朝士人都说,中国物产丰富,根本不需要靠海外的蝇头小利过日子,航海只是为了交朋友,不是为了抢地盘。 但是从很早的时候起,海对面的人就没断过来骚扰。从13世纪到16世纪,日本的武人、浪人和海盗组成的倭寇,在我国沿海作乱了整整300年。 这些倭寇沿着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一直到广东的海岸线烧杀抢掠,光是江浙一带就有数十万人被杀害,村庄被烧,粮食被抢,沿海百姓根本没法安生。 明朝不得不搞海禁,把沿海居民迁到内地,还派了很多将领去抗倭,一开始连王抒、张经这样的大官都没能挡住,最后靠戚继光这些将领拼死作战,才把倭寇赶跑。可这根本不是中国惹了他们,恰恰是他们盯着中国的财富,主动跨海来犯。 到了近代,这种跨海而来的侵略更是变本加厉。1894年,日本直接跨过黄海发动了甲午战争,这场打了9个月的战争,最后以中国签下《马关条约》告终。 条约里规定中国要赔给日本2亿3150万两白银,这相当于清朝全年财政收入的近3倍,日本全年财政收入的近4倍。 日军还在战争中抢走了价值1亿多两白银的财富,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要知道当时清朝一年才8000多万两白银的收入,这么多赔款只能向外国银行高息借钱,最后连国家的经济命脉都被列强攥住了。 仅仅6年后,1900年,英、美、法、德、俄、日等八个国家组成联军,又从海上打了过来。他们先是派2000多人从天津租界往北京打,被挡回去后又增兵到1.8万人,占领大沽炮台后一路打进天津,8月14日就攻破了北京。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只能逃到西安,联军在北京城里烧杀抢掠,把皇宫和寺庙里的文物珍宝抢了个精光,还到处杀害百姓。 最后签下的《辛丑条约》,不仅要赔钱,还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驻兵,中国彻底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这些国家远渡重洋而来,根本不是什么“保护使馆”,就是借着机会来瓜分中国的土地和财富。 中国从来没主动跨过海去招惹谁,是因为从根上就不想打仗。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地里种的粮食、织的布、烧的瓷器足够自己用,不像那些国家总想着抢黄金、占殖民地。 就算有强大的海军,也只用在保护自己的海疆,就像郑和船队那样,带着武器是为了打海盗,不是为了打别国。 可那些跨海而来的侵略者不一样,他们眼里只有利益,看到中国富裕就想来抢,看到中国虚弱就想来占。从300年的倭寇之祸,到甲午战争的赔款割地,再到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一次次都是他们把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 两千年的历史摆在这里,谁爱好和平,谁喜欢侵略,看得清清楚楚。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逻辑

数学思维逻辑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