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对在“5•7空战”中吃了败仗的法制“阵风”战斗机各种“挑毛病”,另一边却仍要以豪掷千金的大手笔新购100多架“阵风”,印度人这波“自己打自己的脸”的迷幻操作让人看得想笑。挑完了“阵风”战机雷达探测距离不够远、导弹告警系统没反应”配套的空空导弹性能不够强等一串毛病后,印度当地媒体和网民又找到了一个新批判点,即“阵风”的飞行员语音控制系统“听不懂人话”,属实是把“大家来找茬”给玩明白了。 按照这些印度人的说法,“阵风”的语音控制系统未能对印军飞行员口述的指令做出反应,故而被可能采用相同技术的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战斗机所击败,这就是典型的“听不懂人话”。好吧,怎么说呢?在语音控制系统的身上挑刺,或许并非毫无道理,但把问题的矛头指向“阵风”的原产国法国,还是有点冤枉法兰西了。 我们知道,印度的官方语言为印度斯坦语和英语,后者在印度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但与很多人熟知的美式或英式英语不同,印度人有着一套颇为独特的“印式英语”体系。印式英语夹杂有大量印度地方特色语言词汇,且还在发音、音调和断句等方面,明显区别于美式或英式英语,甚至就连印度国内不同地区的人所说的英语,都存在一定的“语言不相通”。而一个冷知识是,在国际民航飞行领域,如何同操着一口印式英语的机长或塔台人员进行准确且畅通的沟通,其实一直是各国未能较好解决的一个小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想,让法国人准确分辨出各种“充满咖喱味道的英语”,并有针对性地为“各类印式英语”开发出一套语音控制系统,无疑显得尤为不现实。当然,有人可能就要问了,在中国国内官媒的报道中,也出现过诸如歼-10和歼-20战斗机飞行员用语音控制系统下达口头指令,进而完成发射空空导弹等操作。中国也是个幅员辽阔且各地口音众多的国家,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不怎么流行普通话,不排除部分飞行员就来自这些地区,那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其实办法也不难,主要是两点。其一,从飞行学员培养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用飞机飞行员的过程中,人员都要接受普通话培训;其二,国产语音控制系统在开发和编写阶段,就加入了对多种汉语口音和方言的识别,即纳入了数据库。当然,法国也不是不能为满足印度的需求而调整和优化自家的战斗机语音控制系统。只不过,这势必要花费一笔大钱和不菲的时间,“人傻钱多”的印度要不要为此再投一笔钱呢?我们不妨看看这出戏还能往哪唱。
一边是对在“5•7空战”中吃了败仗的法制“阵风”战斗机各种“挑毛病”,另一边却仍
儒雅随和老军迷
2025-09-27 12:39:55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