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证实了这场“金融撤退”正在加速。当中国开始系统性地

不负赋墨尘 2025-09-27 21:47:10

9月18日,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证实了这场“金融撤退”正在加速。当中国开始系统性地清除被美国“冻结”的风险时,就意味着,留给“台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9月18号,美国财政部发了一份最新的TIC报告,这是他们每个月都会更新的国际资本流动数据。别看名字有点拗口,但说白了就是记录外国投资者在各国市场上的买卖情况。   这份报告一出来,里面有几组数据特别扎眼,也让不少人意识到,一场“金融撤退”正在悄悄加速。   其中一组是外资手里持有的中国境内人民币国债,单月就减少了好几百亿,比上个月的降幅直接翻了一倍。另一组是外资在A股的流通股持仓,也跟着下降。   两个数字加起来,已经超过整个上季度的减持总和。换句话说,资金不是在“观望”,而是真的加快了撤退的脚步。   与此同时,中国这边在美债上的操作也格外引人注目。光是今年7月份,中国就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债。往前数18个月,这样的减持每个月都在发生,总共已经抛掉了5577亿美元。   要知道,中国持有美债的峰值是1.3万亿美元,如今只剩下7300多亿美元,跌到16年来的新低,甚至比2009年的水平还低。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就能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边是外资撤出中国市场,另一边是中国主动减持美国资产。表面上看,好像是双向的金融撤退,但仔细想一想,背后的逻辑却完全不一样。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中国市场是不是不行了?其实并不是。中国这两年的GDP依旧保持增长,消费市场也还在扩张,基本面没有大问题。那为什么资本要跑?原因很简单:害怕被美国政策殃及。   资本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尤其是大资本,谁也不想哪天突然被冻住资产。美国这几年干的事儿,大家都看在眼里。   先是对俄罗斯,说冻结就冻结,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一夜之间拿不回来。后来又动不动把中国企业拉进“实体清单”,威胁要冻结他们的美元账户。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外资机构,手里拿着一堆中国相关资产,却有可能因为美国的一纸命令被冻结,你还敢安心待着吗?所以现在撤出去的资金,并不是对中国市场没信心,而是怕被美国的政策坑了,提前跑路避险。   再看中国这边减持美债,就更好理解了。俄罗斯的教训已经摆在那儿,3000亿资产说没就没,中国要是还把大把的钱放在美国手里,那就等于把命门交给别人掌控。   最高峰的时候,中国手里有1.3万亿美元的美债,如今只剩下7300多亿美元。这个过程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计划的“金融排雷”。通过持续减持,把可能被美国冻结的风险提前清掉。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不是简单地卖掉美债,而是在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以前外汇储备里美元的占比一度超过70%,现在逐步下降,用欧元、日元、黄金甚至人民币资产来分散风险。   这样一来,美元就不再是唯一选择,美国想用金融制裁来“卡脖子”的手段,也就失灵了。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觉得,中国只是“减持美债”。其实远不止这些,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清风险动作。   在结算体系上,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少依赖美元。石油、铁矿石这些大宗商品的贸易,过去几乎清一色用美元结算,现在用人民币的比例三年间涨了30%。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的规模更是突破百万亿,越来越多的企业绕开了美元渠道。   在地方层面,外贸大省像广东、浙江,也在帮中小企业减少美元风险,推出了“汇率避险套餐”。这样一来,哪怕美元突然波动,也能提前锁定风险,不至于被动挨打。   最后,还有制度上的保障。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明确提出,要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这句话听着有点专业,但核心意思就是把漏洞提前堵住,让美元“冻结风险”没有可乘之机。   这一整套动作,从国家到地方,从大企业到小企业,都是为了把可能被美国拿来当武器的金融风险彻底清理掉。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跟台独有什么关系?关系大了去了。   台独这些年之所以能折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外部势力的支持。不光是政治上的表态,真金白银的输血也没少。但问题是,现在美国资本连在中国的正常投资都不敢留,更别说冒险去资助台独。资本讲究安全和收益,谁会干这种赔本买卖?   再加上大陆对两岸经济融合的推动,台湾企业对大陆市场依赖越来越深。想搞“经济脱钩”根本不现实。结果就是,外部资金链被切断,内部经济又离不开大陆,台独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   换句话说,当中国系统性清除了“冻结风险”,台独就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外部空间。他们想要靠外部势力撑腰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到最后,美国想借金融手段来施压,反倒让中国更早把风险清掉。等这一步步都完成,中国在处理台湾问题的时候,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0 阅读:122

猜你喜欢

不负赋墨尘

不负赋墨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