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在路上遇到乞丐,出于好心给了对方2元钱,没成想刚走不远,就看见这名乞丐掏

笔尖下说法 2025-09-28 16:59:52

一名男子在路上遇到乞丐,出于好心给了对方2元钱,没成想刚走不远,就看见这名乞丐掏出手机接电话——那手机不仅看着比自己的好,还疑似是苹果机型。这一幕让男子又懵又膈应,也引发了网友对“职业乞丐”的热议:好心帮人却怕被“套路”,到底该咋分辨真乞丐和假乞丐? 一、2元善意刚送出,转头看见“反转” 这事说起来挺让人哭笑不得,不少人可能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 有位男子出门办事,路上碰到一个坐在路边的乞丐,对方穿着破旧,面前摆着个小碗,看着挺可怜。男子心一软,就从兜里掏出2元钱递了过去,想着能帮衬一点是一点,也没多想就继续往前走了。 可没走几步,他就听见身后传来手机铃声,转头一看,好家伙——刚才那个“可怜”的乞丐,正慢悠悠地掏出一部手机接电话!男子定睛一瞧,那手机的外观和质感,看着比自己现在用的手机还好,再仔细看图标和设计,越看越像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男子当场就懵了:自己平时舍不得买贵手机,想着帮衬困难人,结果对方用的手机比自己的还高端?这2元钱给得,瞬间让他心里不是滋味,甚至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套路”了。 二、法律和道德上咋说?这2个问题要理清 1. 给了乞丐钱,发现对方是“装穷”,能要回来吗? 很难要回来。从法律上讲,男子给乞丐2元钱的行为,属于赠与。根据《民法典》第657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男子自愿把钱给出去,而且当时是基于“对方需要帮助”的认知,一旦钱递出去,赠与行为就完成了,一般不能因为后续发现“对方不穷”就反悔要回。 除非能证明乞丐当时存在欺诈行为,比如故意伪装成残疾人、重病患者,编造虚假困境骗取钱财,这种情况下可能构成“欺诈性赠与”,可以尝试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撤销赠与。但像“用贵手机”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对方经济条件可能没看起来那么差,很难直接认定是“欺诈”,所以钱基本要不回来。 2. “职业乞丐”装穷骗钱,算违法吗? 分情况看,一般不违法,但可能违背道德,情节严重的才涉嫌违法。 如果只是像案例里这样,穿得破一点、坐在路边要钱,手里有贵手机但没编造虚假故事(比如没说自己家人重病、自己残疾等),这种行为更多是“利用他人善意”,虽然让人心生不满,但没违反法律规定,只能从道德上谴责。 可要是“职业乞丐”故意伪造残疾证明、编造家人重病去世等虚假信息,或者组织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那就可能违法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1条,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也会被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要是骗取的钱财数额较大,还可能涉嫌诈骗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三、网友吵翻了:好心帮人,咋防“被套路”? 这事一传开,网友们的讨论特别热烈,不少人都分享了自己的类似经历: 网友“打工人阿杰”:“我之前在火车站给过一个乞丐10块,结果转头看见他去便利店买烟,还抽的是40多一包的!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随便给路边乞丐钱了。” 网友“宝妈小敏”:“不是不想帮人,是怕自己的善意被利用。上次看见一个‘乞丐’用苹果手机刷短视频,我家孩子还问我:‘妈妈,他比我们还有钱,为啥还要钱呀?’我都不知道咋解释。” 网友“法律博主老周”:“想帮人可以,但别只看表面。真要献爱心,不如捐给正规慈善机构,或者给乞丐买份吃的、喝的,比直接给钱更实在,也能减少被‘职业乞丐’套路的可能。” 网友“退休大爷老李”:“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乞丐,确实有真困难的。但那些拿着贵手机、抽好烟的‘乞丐’,太败好感了,把大家的善意都透支了,最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反而没人帮了。” 结论:遇到路边乞丐,到底该帮还是不帮? 男子的经历,其实戳中了很多人的纠结:想对困难者伸出援手,又怕自己的善意被“职业乞丐”利用,最后落得个“花钱买膈应”的下场。 有人说“干脆不帮”,省得麻烦;也有人说“还是要帮,但得讲究方法”,比如给物资不给现金;还有人希望能有办法整治“职业乞丐”,别让他们透支社会善意。 那你呢?如果路上遇到乞丐,你会选择给钱、给物资,还是直接走开?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被套路”的经历?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 阅读:0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