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鹅的二手价跌到原价一半,没人买了。 不是因为穷,是因为大家发现,国产羽绒服穿起来更暖、更轻、还便宜三分之一。 你去闲鱼翻一翻,那些标着“北极系列”的大衣,挂了两个月都没人问,而波司登登峰系列的实测视频,抖音播放量是它的二十倍。 这不是谁在带节奏,是普通人在零下二十度的户外,用亲身经历做了投票。 始祖鸟的神话已经松动,但至少它还有一群人愿意为它的缝线和面料多掏钱——因为真有用。 可加拿大鹅呢? 它的故事讲了二十年:极地探险、明星穿着、雪地行走。 可当你真去查它的防水指数、保暖标准,发现和国产中端款差不了多少,甚至更重。 这时候,你还会为那枚“加拿大国旗”多花五千块吗? 更讽刺的是,它终于在2024年第一次在中国官网打折了。 十年没干过的事,现在做了。 不是促销,是自救。 而国货呢? 李宁的瑜伽裤,抗拉强度比它高,价格不到一半;凯乐石的冲锋衣,用的面料出口到欧洲,却在国内卖得比它便宜。 消费者不是不爱高端,是不爱“伪高端”。 这不是消费降级,是消费变聪明了。 年轻人不再相信“外国的月亮圆”,他们信数据、信测评、信自己穿了三天没起球的裤子。 品牌再靠Logo讲故事,已经撑不住了。 下一个倒下的,不会是那个还在认真做产品的,而是那个以为自己还在垄断“稀缺性”的。 加拿大鹅的黄昏,不是因为中国市场变了,是因为它没跟上。
这样看世界地图,感觉更容易理解。[捂脸哭]
【9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