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时代真的变了!真是万万没想到,就连美国也没想到,中国在联合国明确要求美国撤走部署在亚洲的反导系统,撤回部署在境外的核武器。 谁能想到,风水真的轮流转,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全球部署核武器、反导系统,说一不二,谁敢吱声? 可这次,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直接点名要求美方撤走在亚洲的“堤丰”中导系统,还要求美国终止所谓的“核共享”安排。 这不是私下协商,而是在联合国的最高级别会议上,公开开麦,毫不含糊,一句话,敢于挑明牌,中国不再只做战略防御的“沉默大国”了。 2025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常驻副代表在全球面前亮出底牌,美国得收起它那套冷战思维。 把部署在亚洲的“堤丰”中导系统撤了,把全球扩展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停了,把什么“核共享”安排也打包带走。 这话一出,现场气氛顿时不一样了。别说是各国代表,连美国媒体都忍不住惊呼,这一回中国不是“表态”,而是“摊牌”。 从前总是美方在说“中方威胁”,这回,中国用联合国的麦克风,把问号甩回了美国,你在亚洲部署中导系统,是不是在破坏地区安全?你在全球扩张核防御体系,是不是在逼别国跟进? 说白了,这不是喊口号,而是拿出硬证据、摆出历史、亮出底线。 1962年那场古巴导弹危机,大家都记得,苏联在美国家门口部署中程导弹,美国跳脚,整个世界差点就陷入核战争。 最后苏联退了一步,美国也悄悄把土耳其的导弹撤了,那事儿告诉我们一件事:你可以在自己家搞防御,但别把武器架在别人门口。 现在美国在亚洲搞的这套“堤丰系统”,本质上不就是换了个壳的古巴危机么?只不过这回不是苏联在古巴,而是美国在亚洲。 中国的回应也不再是沉默观望,而是直接在国际场合正面反击,把历史搬出来做参照,让全世界看清谁才是在破坏地区平衡。 中国这波操作,不是情绪发泄,而是战略布局,它既是对美国防线的正面回应,也是一次国际话语权的主动争夺。 对美国来说,这回是真的进退两难,如果撤,等于承认自己这些年搞的“延伸威慑”体系在亚洲是个错误。 那些在日本韩国部署的反导设施,搞出来的“核伞保护”,一旦收回,盟友会不会心里打鼓?美国在亚太的军事信誉,会不会跟着打折? 但如果不撤,那就要面对中国这回在联合国摊出来的一整套账:你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你搞“小圈子”核共享,你在亚太制造不安。 更要命的是,中国已经放出信号:既然你能在亚洲部署,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别的地方找找“对等回应”?比如拉美,比如加勒比? 这话说得轻松,但听在美国耳朵里,味道可不一样,谁都知道,如果中方真在美洲找到“落脚点”,那可就是古巴危机的镜像版,只不过这次,美国不是抗议的一方,而是被动的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中国没有用那种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也不是私下交涉,而是当着全球的面、在联合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这种做法,展现的是底气,更是一种战略节奏的转变。 过去,中国在面对美国的核威慑体系时,更多是保持低调、强调和平,但如今,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不仅有了说“不”的底气,更有了在国际平台上主动出击的能力。 中方发言人在会上的表态,其实是一种信号:如果你美国继续搞“冷战老套路”,那中国也不会再做“温吞老好人”。 你有堤丰,我也可以有对策,你搞核共享,我也可以搞反制。谁也别想着只用威慑去压制别人,而不付出代价。 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当年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你不能指望一个国家永远容忍你在其周边搞“防御性部署”,也不能老是拿“保护盟友”当挡箭牌,把别国的安全感踩在脚下。 中国这次在联合国的强硬发声,说到底是一种战略反制,也是一种国际规则的博弈,它并不是挑衅,而是把自己长期以来的立场升级成了行动方案。 如果美国还抱着“全球霸主”的旧思维不放,那接下来恐怕不只是中国,连更多国家也会站出来,把旧秩序掀个底朝天。 这一回,主动出牌的是中国,焦头烂额的却是美国,时代真的变了,谁都不能再用过去的方式,来压制现在的现实。 联合国不是谁的扩音器,也不是谁的护身符,当中国在国际场合敢于开口,世界就会开始重新评估谁才是真正的战略稳定者。 而美国,或许也该学学1962年的自己,适时收手,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因为下一场“古巴危机”,主角可能换了,结局也未必一样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文说:“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给该地区及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的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