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在谈到半岛问题时,给韩国提出一个建议,解了韩国的“孤岛愁”! 因为韩国

小茹吖 2025-09-29 12:47:21

高志凯在谈到半岛问题时,给韩国提出一个建议,解了韩国的 “孤岛愁”! 因为韩国和朝鲜的关系一直没缓过来,它跟亚欧大陆的陆路联系基本断了。 这可不是小事,直接让韩国从地理上的 “半岛国家”,活成了半个 “岛国”。 你想啊,韩国不管是从国外买东西,还是进口天然气这种刚需能源,几乎全得靠海运或者空运。 就说天然气吧,2024 年韩国一年要进口大概 1.2 亿吨天然气,其中 70% 都是靠大型 LNG 船从卡塔尔、澳大利亚运过来的。 海运看着量大,但缺点太明显:遇到台风、寒潮这种坏天气,船就得停,一旦停个十天半个月,韩国国内的天然气储备就得亮红灯。 再说说普通商品,中韩现在是重要的贸易伙伴,2024 年两国贸易额差不多有 3600 亿美元,这里面八成以上的货物都是靠海运周转。 从中国青岛港运到韩国仁川港,最快也得 24 小时,要是遇上港口拥堵,等个三四天都是常事。 空运倒是快,从首尔飞青岛就 1 个多小时,但空运成本太高,一斤货物的运费比海运贵个五六倍,一般只有电子产品、生鲜这些急活才会用,根本撑不起大宗贸易。 就在韩国为这 “陆路断联” 的事儿犯愁的时候,高志凯教授在聊半岛局势时,提出了个挺有远见的建议。 不是光给韩国提的,是给中韩两国一起指的路:咱俩合伙修一条海底隧道,从中国山东的沿海城市(比如青岛或者烟台),直接通到韩国的仁川。 为啥选这两个地方?其实很有讲究。 山东是中国东部的经济大省,2024 年 GDP 突破 9 万亿,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港口物流都很成熟,青岛港本身就是中韩贸易的重要枢纽。 而仁川离韩国首都首尔只有 60 多公里,又是韩国第二大港口,不管是运货还是过人,后续的陆路衔接都方便。 但别觉得这是 “天方夜谭”,现在的技术完全能 hold 住。 中国的盾构机技术早就不是当年了,像 “京华号” 这种超大直径盾构机,能在地下几十米的岩层里稳步推进,还能应对海底复杂的地质结构,比如断层、海水渗透这些问题。 之前中国修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还有深圳到汕头的海底高铁隧道,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对付中韩之间的海底地质条件,心里有底。 现在韩国因为陆路断联,多少有点 “孤岛心态”,在经济和安全上还得依赖美国。 但要是通过这条隧道和中国、和亚欧大陆连起来,情况就变了 —— 韩国的经济会更融入亚洲产业链,不用再担心被 “边缘化”。 而且中韩经济绑定深了,地区稳定的基础也更牢。 就像现在中韩贸易里,韩国的半导体、汽车,中国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都是互相需要的,隧道只会让这种互补性更强。 再说了,大国之间的合作,从来不是只看眼前的利益,更要看能不能解决长远的问题。 韩国的 “孤岛愁” 不是一天两天了,靠海运、空运只能治标,修条海底隧道才是治本的办法。 高志凯这个建议的前沿性就在这 —— 它不只是修一条路,更是给韩国搭了座通往亚欧大陆的 “桥”,让韩国从 “靠海吃饭” 变成 “陆海联动”,这对整个东亚的经济整合都有好处。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