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中国传来特大好消息 9月29日,浙江大学在杭州正式启用了超重力

康安说历史 2025-09-30 00:45:01

就在刚刚 中国传来特大好消息 9 月 29 日,浙江大学在杭州正式启用了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这台国之重器完全出自中国自主研发,能造出超过地球重力千百倍的极端环境,直接把我国大科学装置水平拉到了世界最前沿。 很多人可能不懂这玩意儿到底有多牛。咱们先拿日常体验做对比。坐过山车时人承受的最大重力是地球常态的 2 倍。航天器发射时的加速度也才 4 到 5 倍。连太阳表面的重力场,也不过是地球的 28 倍。这台装置的离心机主机,最高能飙到 1500 倍地球重力,相当于把物体瞬间扔进了一个超强引力场。 浙江大学牵头扛下了这台国之重器的建设任务。整套设施藏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地下,光首台启用的离心机 “CHIEF1300” 就不简单。它的容量达到 1300g・t(重力加速度・吨),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离心机。 这台大家伙的主机室藏在地下,一间 230 平方米的圆形空间专门为它量身打造。中央的离心机像个巨型 “天平”,6.4 米长的转臂一启动就高速旋转,最快能达到每分钟 214 转,从启动到形成 300 倍重力只需 30 分钟。 更关键的是它的 “时空压缩” 魔法。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陈云敏解释过其中原理。 在 100 倍重力环境下,100 年的污染物迁移过程能压缩到 3.65 天完成。100 米高的真实建筑,在实验里只要做 1 米的模型就能还原特性。这种 “一眼万年、一步千里” 的效果,让以前没法观测的慢过程、大尺度现象,全成了实验室里的 “快放镜头”。 为了让这台设备稳定运转,研发团队下足了功夫。总工程师凌道盛带领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创新方案。深基坑能稳住设备根基,低气压机室减少空气阻力,液冷壁技术及时带走高速旋转产生的热量。 他们还搞出了全球最大法兰直径的真空温控系统,靠抽真空、冰河冷媒等组合手段控温,确保设备在极端工况下不出岔子。 这台设备可不是摆着看的,它已经展现出超强实用价值。18 台机载装置跟着核心设备一同亮相,覆盖了六大实验舱,能搞定从深海到深地的各类极端模拟。在深海高压温控实验舱里,它能复现 2000 米深海的水压,直接测试可燃冰开采的安全性。 超重力振动台能模拟强震,帮工程师验证水电站坝基的抗震设计。造波造啸装置更厉害,能推演 4 米高浪、20 米海啸与海床的作用,给海上风电场选址把好安全关。 有意思的是,它在新材料领域也玩出了新花样。超重力定向熔铸炉里造出的高铁接触网导线,缺陷少、强度高,延伸率还大,直接给高铁技术升级添了助力。 500 公里 / 小时的高铁路基动力效应装置,能提前测试极速列车对轨道的影响,为未来交通铺路。这些突破可不是小打小闹,每一项都戳中了国家重大工程的需求点。 更振奋人心的是,这只是个开始。容量 1500g・t 和 1900g・t 的两台离心机正在加紧安装。等到 2026 年底全部建成,这个超级实验平台的能力还能再上一个台阶。18 台机载装置里有 6 台是国际首创,12 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彻底填补了我国超大容量超重力装置的空白。 这个项目来头不小,它是 “十三五” 优先建设的 10 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浙江首个国家大科学装置。 从 2019 年立项建设到如今核心设备启用,浙大的多学科团队攒足了劲。建工、控制、软件、能源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跨界合作,在结构、系统等问题上破旧立新,才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陈云敏院士说,这个平台会对外开放共享,欢迎全球顶尖团队来合作。这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咱们不仅自己突破技术瓶颈,还想带着全世界一起搞科研。从防灾减灾到深海资源开发,从核废料处理到新材料研发,这台国之重器能撬动的领域太多了。 这则特大好消息藏着中国科技的底气。完全自主研发的标签,全球最大的容量指标,多学科通用的强大功能,每一项都在证明中国的科研实力正在爆发式增长。以前靠引进、靠模仿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咱们能自己造 “世界之最”,能为全人类的科学进步注入动力。 这样的国之重器,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中国名片”。它的启用不是终点,而是中国探索极端环境科学的新起点。未来,更多重大科技突破,说不定就从这个杭州地下的超级实验室里诞生。

0 阅读:79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