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对美动真格,订单全取消,并主动立规矩,要求美国立即停止。美国《华尔街日报》透露,中方已经主动给美国立下规矩,要求必须在台湾问题上进行明确表态,发布公开声明反对“台独”。 “美国在台协会”在近日抛出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得到美国国务院的支持。随后,特朗普又叫停对台军售,以安抚中国大陆。 但这一次,中方不再吃美国这套,直接抹除“模糊战略”的空间。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也公开发声,要求美国立即停止散布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 近期,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中方已主动为美国立下规矩,要求美方在台湾问题上作出明确表态,发布公开声明反对“台独”。 这一举动,连同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的公开喊话,标志着中国对台政策正在从“被动回应”转向“主动塑规”。 美国在台协会抛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并非新鲜话题,而是冷战时期遗留的历史谬误。 从国际法角度看,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已明确规定日本将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归还中国。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更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不存在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问题。 美方此时重提此论,表面上是试探中方底线,实则反映了美国对华战略的内在矛盾:既希望维持中美关系基本稳定,又试图通过打“台湾牌”牵制中国发展。 这种战略上的精神分裂,导致美国对台政策常常出现前后不一、言行相悖的现象。 特朗普叫停对台军售的举动,与其说是“安抚中国大陆”,不如说是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现实考量。 这一决策背后,可能隐藏着三重算计:一是避免在关键时刻过度刺激中国,影响中美在其他领域的谈判; 二是审视对台军售的实际战略价值与风险成本;三是为未来的对华交易留出筹码。 然而,中方此次明确表示“不再吃美国这套”,直接抹除“模糊战略”的空间,显示了中国在外交上的成熟与自信。 中国不再满足于美方的临时性战术调整,而是要求美方在原则问题上作出清晰、不可撤销的承诺。 中国对美立规的底气,源于双方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 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的表态值得玩味:他一方面承认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强大实力,另一方面又强调“中国可能会过于依赖技术”,并看好“高素质”的美军士兵赢得胜利。 这种矛盾表述恰恰反映了美国战略界的焦虑与自我安慰。 事实上,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对美博弈中日趋主动,正是因为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使得中国有了更多政策工具和回旋空间。 中方不再局限于回应美方的挑衅,而是开始主动设定议程、确立规则,这是大国外交的必然走向。 中方要求美国明确反对“台独”,不仅仅是一次外交表态,更是对中美关系基础的重塑尝试。 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战略模糊”政策,既声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又通过《与台湾关系法》和对台军售维持对华制约。 这种两面手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战略现实。 中国主动立规的行为,标志着中国外交思维的重大转变:从强调“和平发展”到明确“红线底线”;从注重“对话协商”到要求“明确承诺”;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塑规”。 这种转变既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源于自身实力的增强,更反映了中国对核心利益维护方式的升级。 当前台海局势正处于关键时刻,中美双方的每一次互动都在塑造着未来的战略格局。 中方明确要求美国反对“台独”,实际上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台海局势的不确定性,为地区的长期稳定创造条件。 然而,悬念依然存在:美国是否会在战略压力下作出明确反“台独”的承诺? 如果美方继续采取模糊策略,中方将如何进一步反制? 在双方博弈过程中,台海局势是会走向更加稳定,还是会面临新的风波? 更为深层的问题是,随着中国继续崛起,中美在台海的博弈将如何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 这一场围绕“规则”与“立场”的较量,最终将如何重塑21世纪的大国关系格局?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观察者深入思考。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权威信源深度分析,坚持客观立场,旨在促进理性讨论。原创首发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决策建议。信源、图片均来自网络,若存在争议、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
中方对美动真格,订单全取消,并主动立规矩,要求美国立即停止。美国《华尔街日报》透
薇薇呀
2025-09-30 15:07:14
0
阅读:2596
哈啰
让他表态是一回事,但更主要的是尽快把台湾收回来,因为老美的话根本不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