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中校罗伯特斯特尔姆越南关押5年后回到美国,下飞机后他的儿女和妻子飞奔向他。但

历史脑洞 2025-09-30 17:20:30

美军中校罗伯特斯特尔姆越南关押5年后回到美国,下飞机后他的儿女和妻子飞奔向他。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是悲剧的开始,因为在他回来的前三天妻子洛蕾塔已经给他寄出了离婚协议。 1973年3月17日,国空军中校罗伯特斯特尔姆刚从越南的战俘营里被关了五年多,九死一生回到美国。跑向他的,是15岁的大女儿洛里、二女儿辛西娅,还有两个儿子罗杰和罗伯特。 斯特尔姆是个硬汉,标准的美国大兵。从小就爱飞机,考进空军学院,技术顶尖,一路干到中校。1967年10月27日,他开着F-105战斗轰炸机去轰炸河内。结果呢,飞机刚到目标上空,就被越南的导弹给打下来了。 他跳伞了,但落地就成了俘虏,被关进了那个臭名昭著的“河内希尔顿”战俘营。那地方,说白了就是人间地狱。住的地方又湿又冷,吃的米饭都发了霉。斯特尔M进去的时候是个75公斤的壮汉,几年下来,瘦得只剩45公斤,一身的病。更要命的是没日没夜的审讯和毒打,他的一条胳膊甚至被硬生生打到脱臼。 在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环境里,是啥支撑着他活下去?就是家,就是老婆孩子。他心里头天天念叨的,就是回家拥抱家人的那一刻。他和狱友们,比如后来当上参议员的约翰麦凯恩,就关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互相敲着墙壁,用密码交流,彼此打气,约定要活着出去。 五年多,两千多个日夜,他熬过来了。1973年,和平协议签了,战俘可以回家了。美国派飞机来接他们,斯特尔姆穿上崭新的军装,踏上了回家的路。 飞机降落在加州特拉维斯空军基地,他一眼就看到了跑道上等候的家人。舱门一开,就出现了我们开头说的那一幕。大女儿洛里像个小火箭一样冲过来,带着弟弟妹妹们,一家人哭着、笑着抱在一起。摄影师萨尔维德抓拍了这一瞬间,全世界都为之动容。那张照片,象征着战争的结束,英雄的归来,家庭的完整。 斯特尔姆回到家,那种感觉肯定很复杂。五年没见的家,既熟悉又陌生。他想好好补偿家人,弥补这五年多的空白。然而,就在他回家后的第三天,妻子洛蕾塔递给他一封信。 这封信,其实在他落地前三天就已经寄到了。洛蕾塔早就写好了。 信的内容像一颗子弹,直接击穿了斯特尔姆在战俘营里千锤百炼的坚强意志。洛蕾塔告诉他,她已经爱上了别人,而且在他被俘期间,她收到了军方支付的超过14万美元的抚恤金,她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并且提出了离婚。 那一刻,斯特尔姆感觉天都塌了。在“河内希尔顿”受的那些皮肉之苦,跟眼前这种诛心之痛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身体的伤口能愈合,可心里的窟窿,拿什么来补?他后来回忆说:“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从我脚下消失了。” 你可能会想,接下来是不是一场大吵大闹,互相指责?并没有。斯特尔姆这个硬汉,把所有的痛苦都自己咽了下去。他看着四个孩子,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他平静地签了离婚协议,把房子、车子,还有大部分抚恤金都留给了洛蕾塔和孩子们。然后,自己拉着一个行李箱,默默地离开了那个他朝思暮想了五年的家。 他搬进了一个小公寓,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生活一下子从英雄归来的高光时刻,跌进了最平凡甚至有点凄凉的现实里。 但是,这个男人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他接下来的选择。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沉溺在怨恨里。他把全部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到了四个孩子身上。 他每周都会去看孩子,带他们吃饭,看电影,去游乐园,努力扮演一个好父亲的角色,尽力修复因为战争和家庭破碎给孩子们带来的创伤。 他的大女儿洛里,就是照片里那个飞奔向他的女孩,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那张著名的照片对他们家来说,其实成了一种讽刺。全世界都看到了欢乐的重逢,却不知道幕后是痛苦的别离。她说:“我爸爸是个无私的人,他把我们放在第一位。” 在事业上,斯特尔-姆也重新站了起来。他申请回到空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坚强的意志,得到了重用。他不再执行战斗任务,而是成了一名教官,在空军学院里把他那些宝贵的飞行经验和求生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的飞行员。他工作出色,备受尊敬,后来还被晋升为上校。 就这样,斯特尔姆一边当着爹,一边继续为国家服务。在他的培养下,四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大女儿上了大学,两个儿子一个成了机械师,一个也参了军,小女儿学业有成。 但那道伤疤,可能永远都在。罗伯特斯特尔姆上校,终身未再婚。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孩子。 一个英雄的故事,远比一张照片复杂。战争带给人的创伤,不只在战场上。有时候,从战场回来,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对斯特尔姆来说,击落他的不只是越南的导弹,还有回家后那封冰冷的离婚信。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飞鱼做广告的鱼

飞鱼做广告的鱼

3
2025-09-30 17:56

最毒妇人心

用户10xxx03

用户10xxx03

1
2025-09-30 18:31

女人比男人还耐不了寂寞,大多数情况下女人最先找伴侣。

历史脑洞

历史脑洞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