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熊孩子”恰恰是一个不准确的解读。第二,不要把初一孩子再当做小孩子看待。初

发事过去 2025-09-30 17:44:17

首先,“熊孩子”恰恰是一个不准确的解读。第二,不要把初一孩子再当做小孩子看待。初一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自我管控和接受纪律约束的能力。第三,行为问题不一定都是严重“违纪”,特别应注意一些小动作、小问题,比如小动作太多、注意力集中困难、对授课内容理解困难、不合群、容易情绪化反应等等。//@小说迷:调查中并没有列明孩子都有哪些违纪行为。我记得只有上课翻书,午休时讲话(应该是接近午休结束),可能还有上课讲话。如果只是这些“违纪”,所有分析孩子如何的都没有意义,只不过是一个初一孩子正常表现而已,完全可以通过耐心管教来纠正。如果有我们不知道的严重违纪,本文的分析就成立了。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的给孩子贴上个“熊孩子”标签,需要知道他做了什么。 最后举个例子,孩子上课讲话。是和同桌说悄悄话被老师发现了,还是自顾自大声说话扰乱别人学习?这显然是不同性质的。如果是和同桌或前后排悄悄说句话,我们这些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是不是也有过这种事呢?

0 阅读:0
发事过去

发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