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撑不住了,莎拉收到紧急通知,父亲在拘留所昏倒在地,莎拉喊话放他回家!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9-30 21:45:59

杜特尔特撑不住了,莎拉收到紧急通知,父亲在拘留所昏倒在地,莎拉喊话放他回家! 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最近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拘留所里突然出状况,昏倒在地,直接被送去医院检查。这消息一出,全国上下都炸锅了,尤其是他女儿、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接到通知后火速发声,公开要求法院放人回家。 先说说杜特尔特怎么走到这一步的。2025年3月11日,他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落地,就被菲律宾警方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扣住,当天晚上直接押上飞机,飞到荷兰海牙的Scheveningen拘留中心。这逮捕令的核心是反人类罪指控,主要针对他总统任期内那场声名狼藉的反毒品战争。从2016年上台开始,杜特尔特就大张旗鼓地搞“禁毒行动”,警方和社区力量联手,逮捕和击毙了数千名涉嫌贩毒的人。官方数据说有6000多起死亡,但人权组织估算可能高达3万。这些事件被国际社会盯上,ICC检察官认定杜特尔特是“间接共同犯罪者”,涉嫌非法处决平民和滥用司法暴力。3月12日,他正式被移交给ICC,从那以后,日子就没好过。 拘留生活对一个80岁的老头来说,本来就够煎熬。杜特尔特有高血压、呼吸道问题,还有认知缺陷,这些早在审判前就曝光了。ICC的医疗报告显示,他的记忆力和日常功能都受影响,但法院还是推进了程序。9月8日,本来要开确认指控的听证会,结果因为他的健康问题推迟了。律师团队申请不出庭,理由就是身体扛不住。可谁也没想到,事情会急转直下。9月27日那天,杜特尔特在牢房里突然倒地,失去意识。狱警发现后,赶紧把他抬到拘留所的实验室检查,后来又转到医院做脑部和颅骨伤评估。这不是头一回了,据他的首席辩护律师尼古拉斯·考夫曼说,杜特尔特之前就多次在牢房里摔倒,但每次都没及时通知家人或律师团队。这次昏迷事件,更是拖了好几个小时,菲律宾驻荷兰大使馆才通过外交渠道捅到马尼拉。 莎拉·杜特尔特接到消息时,肯定是傻眼了。她是现任副总统,继承了老爸的强硬作风,但这次是真急了眼。27日下午,她在总统府新闻发布会上直球开怼,点名批评ICC的处理方式太不人道。声明里说,父亲的健康已经到极限,法院不但没第一时间通报,还只在拘留所简单检查,没送正规医院。这事儿搁谁身上都窝火啊,莎拉直言,这不是司法公正,而是对人权的漠视。她公开呼吁,临时释放杜特尔特,让他回菲律宾接受本土医疗,还打包票说他不会逃跑,也不会威胁任何人。菲律宾媒体转述她的原话,强调这是基于人道主义考虑,不是在为指控开脱。莎拉这番表态,很快就传遍网络,国内支持杜特尔特的阵营立马响应,组织集会高呼口号,压力山大。 ICC的反应呢?他们发了份简短声明,重申会保障所有在押人员的医疗权益,但细节只字不提。发言人搬出医疗保密法,模糊回应健康状况,这让外界更觉得他们在回避责任。检察官那边没松口,坚持推进审判,指控从最初的非法处决,扩展到蓄意攻击平民和司法暴力滥用。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压力不小,他们提交了临时释放申请,附上医疗报告,强调80岁高龄加上慢性病,继续关着风险太大。菲律宾政府呢?小马科斯总统府保持中立,说尊重司法决定,但私下通过大使馆安排了领事探视。这探视被莎拉批为“秘密操作”,怀疑是小马科斯在收集情报。毕竟,杜特尔特家族和小马科斯阵营水火不容,2025年中期选举在即,这事儿对谁都不是小事儿。 放眼国际,这事件戳中了好几根神经。ICC作为全球司法机构,本该是公正的象征,但这次处理让很多人质疑它的透明度和人道标准。人权组织介入,敦促法院考虑年龄因素,但也提醒别让健康问题变成拖延审判的借口。菲律宾国内舆论分裂得厉害,支持者觉得这是西方干涉内政,老杜的反毒行动救了多少家庭;反对派则说,正义不能因为健康就让步,那些受害者家属还在等说法。小马科斯政府夹在中间,国际压力大,国内选民又闹腾,只能低调协调。听说有个第三国愿意接杜特尔特,但事件发生前,马科斯刚派人探视,这时间点太巧了,让人浮想联翩。 从更广层面看,杜特尔特的案子不只是个人恩怨,它折射出菲律宾政坛的乱象。杜特尔特上台时,靠民粹主义扫荡腐败和毒品,达沃市从高犯罪区变成样板,但代价是额外司法处决的阴影。卸任后,他退居二线,女儿莎拉接棒副总统,继续玩强硬牌。可现在,家族影响力面临考验。ICC的审判进程因健康延期到10月,独立医疗评估已经在路上,但释放申请还没批。杜特尔特回国后体重掉了十公斤,行动得靠轮椅,探视时家人隔着玻璃聊天,只能干着急。

0 阅读:0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