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自己表扬1个小时,中国只说了一句话:从今往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不再寻求特别待遇。中国宣布,从今往后,在世贸组织的谈判里不再争取“特殊与差别待遇”。 美国铺垫半天的戏码突然演不下去,根源在于中国这步棋精准戳中了其话术的死穴,所谓的“指责剧本”从根上就失去了立足的土壤。 首先得把这“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底说透,它根本不是美国渲染的“特殊照顾”,说白了就是WTO给发展中国家的“成长缓冲带”,就像新手学车给个副刹车,开放承诺可以比发达国家低些,新规实施能多喘口气,还能领点技术援助帮着搭框架。 WTO里光这类条款就有157条,除了9条专给最穷的国家,剩下的全是帮发展中国家慢慢融入全球贸易的“安全网”,怕的就是步子太急扯着经济后腿。 中国以前拿这个待遇可不是凭空要的,2001年入世时的家底摆那儿呢:人均GDP才890美元,世界排138位,妥妥的低收入国家 产业里全是劳动密集型厂子,高科技和服务业弱得可怜,东部沿海刚起步,中西部还透着穷。 更关键的是,中国入世时早把姿态放低了,承担的义务比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重——工业品约束关税承诺9.1%,比巴西、阿根廷的30.8%低了一大截,农业关税直接砍到15.2%,连发展中成员平均56%的零头都不到,还主动把农业补贴约束为零,等于放弃了保护农民的“发展箱”政策。 说白了,中国当年拿的“缓冲带”,是用实打实的开放让步换的,压根不是美国嘴里的“占便宜”。 美国这些年的操作才叫耐人寻味,之前推着中国入世时算盘打得噼啪响,克林顿政府觉得能靠中国市场赚大钱,还想借着规则“改变中国”,这会儿见中国发展起来了,倒翻脸不认账了。 先是反复纠缠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后来干脆发备忘录逼WTO90天改规则,不然就单方面动手,活脱脱一副“我说了算”的样子,也难怪华春莹会怼“做人不能太美国”。 这次更夸张,先花一小时自吹自擂,无非是想把中国塑造成“搭多边贸易便车”的形象,再顺理成章逼中国多交钱、多担责,好给自己的贸易保护找台阶——毕竟美国这些年干的全是破坏规则的事:2018年拿“国家安全”当幌子加征钢铁铝关税,2025年干脆宣布紧急状态搞10%基准关税,还把WTO上诉机构搞停摆,活生生拆了多边贸易的台。 结果中国轻飘飘一句“不再寻求新的特殊与差别待遇”,直接把美国的剧本掀了,这话说得太有讲究,“不寻求新的”不等于放弃已有的,比如农业里8.5%的微量支持灵活度还攥在手里,保障粮食安全的底子没动 发展中成员的身份也没变,世界银行、巴黎协定里的权益一点不少。等于明着告诉全世界:我不是被动让步,是主动升级,毕竟现在中国关税已经降到7.3%,快追上发达国家了,服务业开放超120个分部门,比一般发展中国家多得多,还给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搞了全税目零关税,早不是需要“缓冲带”的新手了。 更妙的是,中国特意强调“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拿待遇”,一下子站到了“全球南方”这边,WTO总干事伊维拉立马表态欢迎,说这是“转折点”,等于给美国来了个集体孤立。 美国这下彻底没辙了:本来想骂中国“占着待遇不办事”,结果中国主动把新待遇让了,还保留了合理权益 本来想拉拢其他国家施压,结果中国跟发展中国家站在了一起;本来想给自己的保护主义找借口,结果对比中国的主动开放,自己那些关税壁垒、拆机构的操作更显自私。 最尴尬的是,美国铺垫了半天“公平”,中国直接用行动定义了真正的公平——不是美国式的“我赢你输”,而是“量力而行、共同担责”。 这就像俩人吵架,一方正唾沫横飞摆道理,另一方直接把对方要的台阶撤了,还站到了道德高地上,剩下的话自然堵在喉咙里,全场能不安静吗? 说到底,美国的戏演不下去,是因为它从来没真想维护公平,只是想借着规则打压对手,遇上中国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实干派,那些虚头巴脑的戏码自然就露了怯。
美国把自己表扬1个小时,中国只说了一句话:从今往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不再寻求特别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01 13:29:56
0
阅读: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