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5C之后,又一款“全球覆盖”重器来了!五角大楼彻底急了:中方怎么这么快 之前东风5C亮相的时候,外界还在感慨中方终于有了实打实的全球打击能力,可谁能想到,攻守转换来得这么迅猛。这次曝光的压根不是攻击性武器,反而是套防御系统,但论战略冲击力,比东风5C还让美方揪心。 据今日俄罗斯RT和南华早报的报道,中方科研团队已经部署了一套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工作原型机,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和特朗普之前喊得震天响的“金穹”导弹防御计划原理差不多,又是典型的美方画PPT、中方来实现的戏码。 说起特朗普的“金穹”计划,当初可是吹得天花乱坠。2025年5月他高调宣布要砸1750亿美元,说三年内搞出一套能防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甚至高超音速导弹的“超级护盾”,不仅护着美国本土,还要罩着盟友和海外驻军。 这计划分三层架构,底层是遍布太空到深海的传感器网,靠E-7预警机、超视距雷达和未来的四百多颗卫星盯着目标;中间层专门拦洲际导弹,连分导多弹头和高超音速滑翔弹都想防;最外层还要兼顾打飞机和无人机,简直是把“星球大战”计划翻出来升级了一遍,号称要实现“网对群”的全方位防御。 可喊了大半年,这计划还停留在纸面上,连关键的天基卫星星座都没影,更别说整合那些各自为战的“爱国者”“萨德”系统了。 这边美方还在画饼,中方已经把原型机摆出来了。这套系统核心是个“分布式预警大数据平台”,听着玄乎,说白了就是把散在太空、空中、海上、地面的所有侦查设备——不管是卫星拍的、雷达扫的还是光学仪器测的——全连到一个“数据大脑”里。 之前各国反导系统都有个大毛病,数据是零散的,卫星看到的和雷达扫到的对不上,分析半天还可能搞错目标。但中方这平台解决了大问题,不同节点能秒级共享,上千条数据处理任务能同时跑,不管来袭导弹从哪个方向来,哪怕是上千枚一起冲过来,都能实时算出轨迹、分清真假弹头,给后续拦截系统指清楚目标。 RT特意强调,这可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套能实现全球覆盖的导弹防御监测系统,比美方那套停留在规划阶段的方案实在多了。 五角大楼彻底破防不是没道理,这事儿戳中了他们最痛的地方。美军这些年敢在全球横着走,靠的就是核威慑——不管陆基的“民兵3”还是潜射的“三叉戟”,都觉得能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 可现在中方这套系统一部署,等于给自家门口装了个“全球监控”,美军导弹刚点火可能就被盯上了,轨迹全程暴露,就算有再多弹头,拦截起来也有了方向。之前的“相互确保摧毁”平衡被打破,美军的核威慑力一下就打了折扣,这能不让他们急吗? 更让美方窝火的是自家“金穹”计划的窘境。本来想靠砸钱抢回主动权,结果发现处处卡脖子。负责研发的机构最近天天给五角大楼打报告,说好多关键部件造不出来,不是技术不行,是缺原料——那些特种稀土、高精度半导体材料,偏偏大多要从中国进口。 就像造卫星要用的特种永磁体,全球八成产能都在中方手里,美方想找替代来源,至少得等三五年,根本赶不上2029年部署卫星星座的计划。一边是中方原型机都试运营了,一边是自家项目卡在供应链上动不了,这种反差换谁都得焦虑。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美方提的高超音速武器概念、星链军事化想法,都是中方先搞出实装。这次的反导系统更狠,直接摸到了战略防御的核心。 要知道反导系统的关键从来不是拦截弹本身,而是预警探测能力,中方这步等于是先把“眼睛”和“大脑”建好了,后续配上拦截弹,整套全球反导体系就成型了。反观美方,还在为传感器怎么联网、卫星怎么发射扯皮,进度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现在五角大楼里已经炸开了锅,有官员私下抱怨,说之前总觉得中方只会“跟风”,没想到这次直接在反导领域抢了先手。 中方常驻联合国的代表还特意提了一嘴,让美方别再搞全球反导系统,赶紧撤走亚太的中导部署。这等于明着告诉美方:你想建的盾,我先建好了,而且你那套还建不起来,劝你省省吧。 从东风5C的全球打击,到现在全球反导预警系统的落地,中方等于是把“攻守兼备”的架子搭起来了。美方之前靠技术垄断攒下的战略优势,正在一点点被稀释。 五角大楼急的不光是中方的速度,更是这种“我构想的未来,你先变成现实”的无力感——毕竟PPT画得再漂亮,也顶不过实实在在的原型机,更顶不住被人掐住供应链的憋屈。 接下来就看美方怎么接招了,只是照目前这进度,怕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中方把反导的主动权攥在手里。
东风5C之后,又一款“全球覆盖”重器来了!五角大楼彻底急了:中方怎么这么快 之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01 15:03:15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