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万人考研,最终实现录取的,算上保研的约100万左右。那么,那238万的淘汰

岚岚看商业 2025-10-01 22:30:16

338万人考研,最终实现录取的,算上保研的约100万左右。那么,那238万的淘汰者、炮灰是怎么产生的? 当然,有些人是离梦想只一步之遥,倒在了门口,离复试线或录取只差一分、两分、三分、五分,甚至在复试中表现不是很好,但这一波人并不是主流。那么,那200多万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其实就4种人。 第一个,当然就是有太多的人只报名不备考,结果越临近考试压力越大,越临近考试心里越打鼓。他们是虚假的考研者,只是听了别人的一些说法想去考研,最终没有勇气走上考场。现在已经9月中旬了,未来这一两个月将会有大量的人放弃考研。这波人我们只能说他连炮灰都不算,因为他是逃兵。 第二种人,虚假备考。我说了,考研最可怕的是虚假备考。考研跟高考不一样,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役,需要自主驱动、自主努力、自己看书、自己备考;而高考是团队行为,大家一拥而上,有高中老师引导,全社会都在鼓励你。 虚假备考的人,你看着他在背单词,其实他在听歌;你看他在做数学题,其实他在看动画片、打游戏。很多家长花了钱给他报班、买书、买网课,而孩子实际上只是觉得这种状态很不错。虚假备考到最后,走到考场时,考了一科就考砸了。所以每年考试考两天,第一天考完就有一大堆人直接放弃了第二天的考试,弃考了。 第三个,当然就是我们说的好高骛远,总把考研当赌博、当抽签、当许愿。考研时头脑一热最可怕的是,家长还认同。有很多家长自己学历低、格局小,觉得自己孩子报考一个好学校特有面子,到处吹嘘“我家孩子报清华”“我家孩子报北大”“我家孩子报人大”“我家孩子报哈工大”,但是没考上的时候,多没面子啊。 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考上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我们说考研叫“上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能上岸,对于你来讲,就是人生的另一段开始。 最后就是不懂得考研的一些规则和相关政策,只准备初试,不做复试准备。初试考的分数不错,复试时表达拉垮、专业课不到位,沟通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导师一提问就哭,一提问就紧张,满脸的不合时宜。 复试是检测你是不是人才的重要关卡,也是检测你适不适合读研的重要关卡。大家都知道,到了研究生阶段就不叫学生了,老师也变成导师了,这要求你具备团队配合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研发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并且能够在导师的管理和统筹下开展研究工作。 如果你还是个巨婴,说一下就闹,批评一下就受不了,没人敢要你,就像工人一样,来了一个没事老闹事的,谁受得了? 所以,一是干脆不敢考的,二是虚假备考的,三是好高骛远的,四是不准备复试的,这些人组成了炮灰的大军。 所以各位家长,你真的知道你家孩子现在在真正学习吗?你真的知道你家孩子不是那个虚假备考的吗?你家孩子报的学校真是他能够驾驭、能够够得着的吗?你家孩子准备复试了吗?你家孩子是不是还认为考研复试只是走个过程,只要分够了人家就要他?这些都不准备的话,很可能会增加一个炮灰。然后他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家长是又买单,赔了夫人又折兵,又出钱又出力又费心。 所以这些事儿很多家长都需要提前了解,不光帮孩子择校,也要鼓励孩子调整学习状态,监控学习进度,甚至要提前跟孩子做好复试的准备。

0 阅读:51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