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饭碗还能传家? ” 一句话把记忆拉回八十年代。 那会儿没有校招,没有社招,想

智者喜鹊鸟 2025-10-02 01:38:41

“铁饭碗还能传家? ” 一句话把记忆拉回八十年代。 那会儿没有校招,没有社招,想端公家碗,最硬的路子是“顶”——老子退休,儿子接班。 山东劳改农场的老管教就是例子:58岁的老爹卷铺盖回村种地,26岁的退伍儿子直接穿制服,户口一夜从“农业”变“商品粮”,从此吃米不用票。 全国1200万人靠这招换命,1985年一年就顶掉200万岗位。 政策简单到粗暴:单位像传家宝,老子递给儿子,女儿都排后头。 今天听来像段子,当年却是真·人生升降梯。 没有考试,没有面试,公社盖个章,档案室改个名,命运就翻页。 三十年后,接力棒被没收。1991年顶替制度取消,饭碗不再世袭。 现在老兵想回父母单位,得先攒12年军龄,再拼立功,再参加“直通车”考核,分数不够照样刷掉。 户口也松了,31省取消农业非农业,可北京上海仍卡得死,积分落户比高考还卷。 老管教明年退休,档案里“参加工作时间:1987年,来源:顶替”那行字还在。 他儿子没赶上顺风车,靠考研冲出农场,如今在杭州写代码。 饭桌上老爷子常嘀咕:你们这代拼的是卷子,我们拼的是出生顺序。 听着像抱怨,更多是庆幸——那趟末班车,他赶上了。 铁饭碗会凉,时代永远换锅。 顶岗已成历史,可“把爸妈资源变成孩子跳板”的剧本从没停,只是从盖章换成补课、买房、攒积分。 换汤不换药,区别在门槛变高,不再独宠男孩。 旧梯子抽走,新梯子更滑,但想往上爬的人,永远都在。

0 阅读:40
智者喜鹊鸟

智者喜鹊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