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与中国的贸易战,并不是由他所在任时统帅的美国政府说了算。 那场始于约2018年的贸易战,打了整整七年,如今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疲态”,特朗普政府按下了“暂停键”,官方说法是留出个“沟通窗口期”。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一种,打累了之后的“无奈服软”,这场大戏的结局,其实从一开始美国的误判就早已注定。 美国起初的误判,就是把关税当成了自家后院的“弹弓”,以为能指哪打哪,结果这玩意儿是个“回旋镖”,飞出去转一圈,最后狠狠砸回了自己脑门上。 “美国优先”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可反复加征的关税,最后都变成了美国老百姓购物单上多出来的数字,通货膨胀压得人喘不过气,普通家庭的日子越过越紧巴。 这笔账最终还是美国人自己掏了腰包,更尴尬的是,美国本想让制造业岗位“回家”,可结果呢? 那些依赖中国零件的汽车厂、电子厂,因为成本实在扛不住,反倒先倒下了一批,美国从一个全球平均关税最低(才1.5%)的开放榜样,硬是把自己搞成了全球第二的关税壁垒(飙到28%)。 这波操作真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美国是太高估了自己的号召力,也太低估了对手的抗压能力,华盛顿本想招呼一帮盟友上来群殴,结果回头一看,身后空空如也。 欧洲那帮老伙计们,自己还愁着经济复苏和通胀呢,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农产品都指着中国市场吃饭,谁愿意跟着你瞎折腾? 日本、加拿大也各有各的小算盘,大家心里都清楚,美国的政策说变就变,今天拉你入伙,明天就可能把你卖了,没人想上这艘贼船。 而被当作靶子的中国,非但没被打趴下,反而被这一通拳脚给打通了任督二脉,外部压力越大,内部搞自主创新的劲头就越足。 5G、人工智能这些前沿领域不说,就连芯片这种被人卡脖子的产业,自给率也硬是提到了40%,中国没闲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对我的商品加税,我就不买你的大豆和玉米,让美国农民的作物烂在仓库里,逼得美国政府自己掏钱发补贴。 你搞技术封锁,我就对你的芯片搞反倾销调查,这套组合拳下来谁疼谁知道,眼下全球化把世界经济拧成了一股麻绳,美国想玩“脱钩”? 得先问问自己国内的苹果、特斯拉答不答应,它们的生产线和市场,都深深扎根在中国,强行分开只会让大家一起玩完。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克林顿就警告过,把一个像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当成纯粹的敌人,是极其危险的,最终只会伤到自己,现在看来这话说得简直是太有远见了。 所以现在这个所谓的“暂停”,根本不是什么和平的曙光,而是在付出了惨痛代价后,对误判的一次迟来的默认。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在这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地球村里,想靠孤立别人来让自己伟大的路,是走不通的。
从这一天起,特朗普才是真正的总统说实话,2025年9月30日之前,特朗普还只
【24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