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说:“计划经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搞好市场经济!”新

云端绮梦绘星河 2025-10-03 17:44:38

温铁军说:“计划经济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搞好市场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可谓是千疮百孔。历经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乱,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工业基础近乎为零。1949 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仅 35 岁,超 80% 的成年人是文盲,农民占总人口的 83.6% ,国民经济中农业比重超 81%,工业基础几乎空白。关键经济指标更是惨不忍睹,钢铁产量仅 13.5 万吨,人均钢铁产量 0.75 公斤;人均年用电量 8 度;原油使用量仅 0.23 公斤 。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而彼时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让新中国的发展面临重重外部压力。在此艰难处境下,苏联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经验,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吸引着新中国。苏联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大幅提升,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强国,这一成功范例对于急于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新中国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参考价值。 在工业化进程方面,苏式计划经济在早期展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帮助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从 1928 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1937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数倍,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通过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苏联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像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采用美国图纸建设,建成时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厂之一,高炉效率大幅提升,为苏联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 1951 年起,中国开始对苏联发展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制定了从 1953 年到 1957 年发展国民经济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的 156 个建设单位,由限额以上的 900 多个工业建设项目组成,又称 “156 项工程”,这成为 “一五” 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政府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苏联同意以年息 1% 给予中国 3 亿美元贷款,帮助中国新建和改建 50 个工业企业,这些项目成为 “156 项工程” 的首批项目。1953 年,经过 8 个月谈判,两国政府签订《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规定苏联在 1953 年至 1959 年内,援助中国建设与改建 91 个企业。后来赫鲁晓夫上台,为争取中共支持,决定扩大对华援助项目,在之前 141 个项目基础上,又增加了 15 项工程,并提升了技术含量。 “156 项工程” 帮助我国建立起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框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使我国重工业技术水平从解放前落后工业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迅速提高到 20 世纪 40 年代的水平 。比如河南洛阳,在 “156 项工程” 的助力下,从 “十三朝古都” 一举成为新兴的机械工业城市,分布有洛阳热电站、洛阳拖拉机厂、洛阳滚珠轴承厂、洛阳矿山机械厂、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阳柴油机厂等多个项目。 在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过程中,中国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建立起了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调控,生产、资源分配和产品消费都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在产业发展上,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重工业建设中。通过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在恢复国民经济、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保证重点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0 阅读:16

评论列表

Snow man (kigon  liu

Snow man (kigon liu

3
2025-10-03 20:5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才是最合理的,杜绝盲目浪费

云端绮梦绘星河

云端绮梦绘星河

云端绮梦绘星河